如何在独居时有效地保持自律( 二 )


冥想这个词很多人觉得很玄妙,有些人因为不了解它,就觉得没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冥想3小时后,注意力和自控力就有显著提高,冥想11小时后,就能观察到大脑的变化 。其实不然,重要的是要冥想得法 。
冥想的几个关键步骤是:
l 清理杂念:通过冥想专注思考需要思考的问题,清理混乱的思想 。冷静的头脑能让你在压力环境下更好的保持自我控制 。具体做法,叫做三一律:脑子里每出现一个消极、无关的思想,就用三个积极、重要的想法反击它 。
l 调节呼吸: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冥想时的呼吸,要比平常呼吸要慢一些 。先调节呼气比较容易:慢慢地、充分地呼气,就像用吸管向外吹气一样,而后自然可以深吸气 。这种较慢的呼吸速率可以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状态,持续2分钟左右 。
l 积极自我暗示:同样遵循三一律,每一个消极自我暗示的出现,都要用三个积极的自我暗示加以回应 。
除了冥想,运动也是增强自控力的重要办法 。在你受到诱惑的时候,可以就地做1分钟的仰卧起坐或者30个俯卧撑,短时间的运动(5分钟之内)被称为“绿色锻炼”,它们都有助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 。
自控力和肌肉,还有另一个共通之处:不能一味给它压力,它也会疲劳 。
一个基本的心理学事实:在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下降(疲劳、饥饿、疾病)的时候,自控力会下降 。在这时候,就需要放松、合理饮食、适度休息等加以调节 。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虽然长时间适度地使用自控力,可以使自控力逐渐地增强,但在短时间内过度的自控力会导致自控力的减损 。举个例子:临考复习的通宵刷夜,会让你好几天都陷入懒散——这不只是因为睡眠欠缺 。
再举个例子:不要制定过于困难的计划 。如果你的计划在你的自控力能力范围之外——例如,看一下午书,不能离开座位——你的自控力就会像过度锻炼而受伤的肌肉一样,连平时的力量也会失去 。
以上,就是老高要和大家分享的自律经验 。最后,用两位自律专家的话来总结这篇文章,diyi个就是麦格尼格尔:所谓自控力,“能去做你真心想做的事情,即便有一部分的你并非真的想做,也拦不住你追寻梦想的决心 。”(\”the ability to do what you really want to do when part of you really doesn\’t want to do it.\”)哈里斯·克恩在他的《自律》中则说:自律是你同你自己之间的一种合同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必须遵守这个合同 。你自己就是警察;一旦你违反了规则,你将必败无疑 。
这两位一个从正面阐释了自律(做你真心想做的事情),一个从反面阐释了自律(不要违反和自己的理想定下的合同),这就很全面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