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居住在普陀区曹杨路623弄16-21号小区的居民孟先生却日益忧虑起来——6月下旬起 , 街道派驻小区的特保人员不再对进出小区的人员逐一排查 , 且不久后更将撤出小区 , “又要回到没人管的状态了 。 ”
曹杨路623弄16-21号小区建于1996年 , 仅有居民112户 , 可提供的地面停车位仅有30个 。 小区面积小、设施老旧 , 多年来一直由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托底” , 委托物业公司管理 。 疫情期间 , 在特保人员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 , 小区内无一例阳性病例出现 , “防疫成果来之不易 , 但若回到以前的状态 , 我们如何能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呢?”焦急之下 , 孟先生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互动平台 , 向“解放热线·夏令行动”求助 。
小区的内部管理状况究竟如何?为何会长期处于“失管”中?采访人员随即前往现场查看情况 。
“美丽家园”少管理
【全体业主|“又要回到没人管的状态了!”常态化防控下,上海老旧小区管理如何跟上?】进入小区的过程“畅通无阻” 。
在位于瞿家廊路的入口处 , 并无岗亭及安保人员 , 也不见“场所码”的踪影 。 车辆电子道闸未启用 , 抬杆高高地升起至右侧 , 车辆进出无任何限制 。 再往里走便是狭长的消防通道 , 尽管一侧安装有11根立桩防止车辆停泊 , 但一辆中型面包车依然紧挨着立桩靠墙停着 , 左侧留出的空间仅2米左右 。 整条通道长逾百米 , 一直走到尽头 , 采访人员才终于在墙上发现了一张“场所码” 。

文章图片
△小区入口处 , “智慧普陀”电子道闸未启用 , 没有安保人员 , 也未张贴“场所码”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小区内部环境同样较为杂乱 。 停泊的车辆远远超过了划定的车位数量 , 垃圾房门口、楼栋口等位置都被车辆占据 。 孟先生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业主停车按每月150元收费 , 车位不固定 。 由于没有专门的安保人员 , 社会车辆常常随意驶入小区 , 挤占业主停车位 。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非机动车 , 据了解 , 原本需要门禁卡才能打开的非机动车车库门长期敞开着 , 里面的充电桩常被外来助动车占据 , “我们是统一支付了每月15元费用的 。 ”无奈之下 , 有的业主只能在车库门上写字以示提醒 。
- 1975年|暑假再也不愁去处 徐家汇商圈一批首店加速“上新”
- 靠“偷”空间在这5处多做了薄柜,收纳量倍增,太实用了
- 小户型装修,建议“减掉”这15个“累赘设计”,家里更美观敞亮!
- 女人“精致”还是“邋遢”!从家里这4个地方就知道,对比下看看
- 李益中:“为居住者提供灵与肉都能够栖息的地方。”
- 胡锡进:业主集体停止还贷,也是迫不得已
- 78㎡奇葩户型,逆袭“高级家”,细节设计妙不可言,值得学习!
- 业主就是故意的,院子砌围墙,上面留一半镂空设计,好处只多不少
- 产后想要告别“水桶腰”恢复马甲线,在产后四十二天内可以做到吗
- 你做过哪些“重口味”的事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