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去世,领导要求晚上去殡仪馆帮忙,这样的要求合理吗?( 二 )


同事一,这家伙原来跟我不在一个公司,我跳槽后,他主动要过来跟我一起工作,于是我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岗位 。上班很开心,下班也很开心,因为上班我们比较默契,下班又可以在一起打牌 。
同年九月的时候,天气依然炎热,就跟现象一样,快十月份了,还是骄阳似火 。那段时间事情多,也都比较忙,加班是经常性的事情 。我觉得加班的确是健康最大的障碍,当时就有一天中午,热得不行,这同事跟我说,胸闷,不舒服,我看他的脸色也不好,就叫他回去休息 。
当时,他还可以骑着自己的小毛驴回家 。他走后的一整天,我们都没有联系,次日,我接到他姐姐的电话,他姐姐跟我说,他走了,心肌梗塞 。我当时就懵了,我意识到发病到死亡太快了,就跟公司报备了一下,叫上司机,去了这个同事家里 。
到了他家楼下,白事的帐篷都已经搭好了,花圈在旁边放着一排 。他姐姐跟我说,他当时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心肌梗塞,于是他自己往医院跑,刚到医院门口就倒了,然后没有抢救过来 。我算了一下,从他请假回家,到死亡,也就短短两个小时 。
想到同事一场,我能帮什么呢?我是他的主管领导,基于这个身份,首先我在财务拿了一笔抚恤金,不多,几千块,这是公司的福利之一 。然后,我把他的工资和加班全部结算清楚,只多不少,再接着,跟大老板商量了一下,鉴于这个同事平时的表现,我想让公司多给点钱,意思意思,我跟老板的关系不错,老板也就答应下来了,给了两万,这已经是我所能帮到的最大限度了,然后,我和一帮同事兄弟也凑了些钱,给了他姐 。
这个同事去世的当天,我和几个朋友就在那里帮忙,陪陪别人打牌,招呼一下客人,跟别人说说话,干点活 。出殡的时候,殡仪馆里挑担子也是我们,火花之后,就是驱车到陵墓,我们这叫上山,就是一行人把同事给抬上去,入土为安,整个过程,都是我和同事以及朋友在帮忙,因为这个同事没有子女,也没有结婚,父母均不在,只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了,我们同事朋友一场,不帮忙就说不过去了,没有任何人不愿意的 。
另外一个同事的情况也差不多,也是觉得不舒服,跟我请假,他年纪比较大,已经五十多岁了,也是请假回家之后,死于心肌梗塞 。这个同事去世后,我也是那么操作的,该给他争取的都争取到位了 。
我们老板说,你再这么搞几回,公司都成福利院了 。我也很无语啊,我说我们的工作量太大了,大家扛不住啊 。也的确,忙起来的时候都是不要命的那种,结果真的就遇到了不要命的事儿 。
总之,帮去世的同事,都是人之常情,当然,如果你有事情确实无法帮忙,不去也不是不可以 。
既然用了“领导”和“同事”两个词,那么你就是吃工资饭的人,如果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就是有单位的企事业职工 。那好,我就把话分两头来评说,大致可分两个时期段,即八十年代以前和八十年代以后 。因为在这两个时期中,对于公益劳动和分外工作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对待 。
在八十年代以前的时段里,由于工厂没有私有化,职工没有下岗,集体组织也没有解散,在一个单位或一个集体之中,人们就好像是生在一个革命的大家庭,管他是称同事还是称战友或者叫同事,应该是情同兄弟姐妹,一方有难,八方声援,工作是不可以讲分内和分外的 。
如果一个同事死了,哪怕是没单位领导的布置,职工们在工会的组织下,主动积极地去协助其家庭为死者办理后事,为他送葬;分配到谁的任务,谁就必须去办,不能认为是分外工作不该我去做的事情而与领导大唱其反调,或生有抵触的情绪,而且往往是干帮忙没有任何报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