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是世外桃源吗?( 三 )


所以《桃花源记》,应该是陶渊明虚构出的真正向往的生活 。他所向往的桃花源,既是一个世外的地方,又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既没有世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又没有红尘滚滚的喧嚣;既是一个清静的地方(灵魂的清静)又是一个很干净的地方(心灵的干净)桃花源的所有人,都是心存善良、和睦相处,没有世间的烦扰 。每一个朴素的灵魂里,都有一个纯洁的心灵 。
记得当年这篇文章是语文课上的必全篇背诵的项目,所以笔者至今记忆犹新,对于已经把原文还给语文老师的同学,咱们先复习下这篇文章:
大致的白话翻译一下,就是说东晋一个武陵渔夫在某一天去打渔,在河水的某处遇到一片极为漂亮的桃花林,于是他便诧异的探寻这片桃林想走到林子尽头,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这里同时也是河水的源头并且发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有亮光的山洞,于是渔夫就上岸决定探寻一番,结果等渔夫穿过山洞,吃惊的一幕出现了,这竟然是一片“世外桃源”,里面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里面有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 。。。里面的人突然看到了这个不速之客,问清楚之后,对渔人好吃好喝的款待,谈笑中,渔人得知他们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渔人一一告知,在渔人要走的时候,被告知:千万不要把我们这儿的事儿告诉别人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渔人是个坏人,出去的时候处处留记号,并且马上和地方官告密,结果地方官按照他说的死活也找不到这里了 。
笔者认为这个故事其实细思极恐,以至于很多脑洞大的朋友认为,这完全是陶渊明写的一个“聊斋志异”的鬼故事啊,之所以后来找不到这里(而且前提是回来时候处处做了记号)就只能证明渔人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存在的鬼魂村落,他看到的全是幻像,而他接触到的人都是秦朝死于动乱屠刀下的老百姓,渔人的经历像极了这个猜想,在加上文末那个南阳刘子骥最后更恐怖的下场,很可能就是他几乎接近了这个鬼魂村落,被里面的鬼魂诅咒,回来得病就爆亡了,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去找寻这里了 。
当然不是真的,生活用品就够难办的了 。
衣服可以自己做,菜可以自己种油呢?盐呢?指望几百口的村庄,能生产一切?
还有,几百口人近亲结婚,早都成白痴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