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建筑行业了,最容易转行的工作是什么?( 九 )


以上纯属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每当看到这个话题,只有叹气,这几年我们土木人真的不容易 。我先说下自己的情况,我是老八校的本硕,08级的本科,当时高考真的不吹牛的说,除了北大清华,其他的基本都能进,学土木的应该知道,那个时候土木工程的分数是非常高的 。进入学校以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看着学长们毕业后各种单位抢着要,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还算好学,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慢慢的就发现,土木真的不行了,毕业了的同学大部分去了工地,一部分去了地产和设计院,去了工地的朋友说的那个苦啊,最夸张的是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施工,洗澡只能去旁边的小水库,晚上经常没电 。看到他们就觉得挺寒心的 。我们本科毕业那会,土木已经不吃香了 。
研究生毕业以后,进了一家还算不错的设计院,那时候真的才发现是噩梦的开始,一开始挺新鲜的,调调模型,画画大样,但是后来才体会到了设计院的变态之处,有一次一个房地产项目,我负责其中的七栋的结构,我们负责人对甲方拍着胸脯说一个星期画完,那个星期,我真的一天就睡四个小时,一个星期没出单位,其他的同事和我一样,都睡在单位 。记得那时候出了图以后,比高考结束还开心 。后来发现,我们结构的加班真是家常便饭,而且画的图基本一点没有技术含量,基本都是机械劳动 。收入嘛,就呵呵了,累死累活一年也就十万出头 。特别是看到同校毕业的校友,计算机的金融的,拿着自己几倍的工资,各种出国,心里落差还是很大的 。工作快三年了,没存什么钱,但是得了一身职业病 。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呆呆的看着电脑,想着我们学土木的兄弟,一路来我们的努力还有学习天赋都不比别人差,为什么差距会越来越大?也许这就是人的命运和历史的进程吧,其实我还算好的,那些去工地的朋友,不仅工资低,住宿条件更差,想着当时上结构力学时候一双双求知的双眼和对未来的渴望,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土木工程会是这样 。
如果你之前工作在乙方,那一定是要和甲方、主管部门、中间各种行色各异、学历水平不等、经济实力悬殊的工人、包工头老板、工程师、相关合作单位、分包单位、材料商、甲方等等在工作上存在交集 。
如果之前工作的是甲方,那么恭喜你,你的资源会更进一步,工程建设开发涉及的方方面面公司、人等等,不管你是不是有机会直接接触,按照”六人连接理论“,这些积累的资源都是可以为你所用 。
所以,对于你不干建筑行业了打算转行的亲,无论你是自己创业还是继续打工,那最容易的就是合理利用好之前积累的资源,那是你职业转型的起点 。大体来说具体的转型,还需要结合个人自身的特点,去权衡选择,归纳了一下分两大类:
在现在大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你创业的话,无非是技能型和投资型两类,最容易成功和最容易上手的也就是技能型职业,之前的经验都不会浪费,积累和沉淀是转型后的基础,对于合作伙伴或者你的新老板相对你的价值都是加分项 。
如果是彻底改行重新求职的话,不再有关联,这个得好好三思,无经验和年龄优势,职场的竞争力薄弱,对于个人发展来说会有几年难熬的过渡期,你会有非常大的压力 。
1)招标采购:非常综合的岗位,可以和你原来的建筑行业相关,也可以拓展,但是对你之前的积累和底子相关性大也不大,至少你懂的行业的门道,上手会非常快 。
2)工程报建类:就是配套报建审批,行业内干了那么多年,即便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即便啥都没看过,现学现卖也是来得及的 。鼻子下面一张嘴,你之前的同事、之前的圈内朋友,问一问,人家只要不讨厌你,都会用自己的经验简单明了的告诉你,门该怎么走,材料怎么提交,需要公关的问题该怎么处理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