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小吃 山西有什么特色小吃?( 五 )


太谷饼
简介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 。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 。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
吴家熏肉
简介
吴家熏肉是临汾的传统佳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吴家熏肉以鸡和猪的心、肝、肠、肚、蹄、口条、头为主要原料 。其成品棕色中衬着金黄,“灵”味中夹着草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后味翻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苍蝇不沾,放置三天而不腐 。清末民初时由吴老广创制,吴氏三代,独家经营,百余年来,盛名不哀 。吴家熏肉是临汾市吴保元、吴保恒兄弟7人经营的祖传肉食名产 。它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
荞面河捞
简介
荞面河捞,汉族小吃,除具有汤清味美,浓香宜人、冷热均可,四季皆宜等特点外;还有利口开胃、增强食欲、润肤乌发、清火去郁、强肾健脾、秘等特殊功效 。自古以来便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吸引远近顾客之说 。
过油肉
简介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现在更是平遥的著名小吃,历经代代厨师精心烹制相传至今 。1957年2月经市饮食公司组织专家评审,将名厨吴万库技师制作的过油肉评为了太原十大名吃 。后经名师张殿华、-、方明锁等几位名厨参加全市、全省及全国的烹饪大赛,曾获得金奖,为太原人民争了光 。市场经济以来,凡是经营山西饭菜的餐馆、饭店都有过油肉这道菜 。但是,可能出于某种意图,有些餐馆将过油肉改造得五花八门、面目全非,派生出什么系列过油肉,如白菜过油肉、尖椒过油肉、麻辣过油肉等等,为适应食客的需要往过油肉里配洋葱、蒜薹、干红辣椒、黄豆芽……久而久之,原来那传统的过油肉已难觅踪影了 。其实,过油肉应从选料,配菜,烹调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
疤饼
疤饼,用油和面,将碾薄的面饼放在炉鏊中已经加热的石子上,慢火烤熟,形成凸凹不平的疤痕,因而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又叫石子饼,始制于明代 。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 。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 。在铁锅内铺一层碰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 。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饼食,名闻遐迩 。在晋中、晋南等地有一古老的风俗,孩子做满月,外婆家或亲朋好友总是提一包崩脆的“疤饼”前去祝贺 。这种松脆酥香的疤饼,食用方便,易于消化,产妇吃后既多产乳汁,又增加食量,滋补身体 。疤饼是山西著名风味小吃之一,其中最有名的应是繁峙疤饼 。
莜面窝窝
简介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 。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 。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 。然后像蒸馒头一样蒸熟,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 。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若论营养价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现代“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