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钓获的鲫鱼,如何区分是“土鲫”还是“工程鲫”?( 三 )


【野钓钓获的鲫鱼,如何区分是“土鲫”还是“工程鲫”?】土鲫在市场上价格相对“昂贵” , 源于它丰富的营养、口感 。土鲫肉质紧凑且细嫩 , 入口轻咬有韧性、不松散 , 含有一定的磷、铁、钙等矿物质 。在中医药中有除湿利水、不虚影、温温进食 。特别是本文开篇所讲 , 孕妇产后喝土鲫熬的鲫鱼汤 , 补充营养、催奶的作用 。
可见的历史记载 , 大约在1000多年前土鲫已被驯养 , 但土鲫生长缓慢 , 从幼苗阶段直至3两左右 , 需2-3年的时间 , 受生长周期及饲养成本的限制 , 如今土鲫多以野生为主 , 大规模饲养依然有不小的挑战 。
再说工程鲫 。单看名字就满满的科技感 , 与钓友的理解一致 , 工程鲫是生物工程的产物 。它是由我国工程院运用细胞工程及有性杂交技术 , 将两个特定的父本、母本结合 , 生长、发育的结果 , 其中以湘云鲫最为经典 。工程鲫背部也是青灰色 , 腹部白色 , 但背部肉质肥厚 , 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种鲫鱼 , 但腹部又略小 。工程鲫的头不大 , 全身的鳞片和普通鲫鱼类似 , 但如何仔细观察背鳍与尾鳍相接部分的鳞片排列有些凌乱 , 给人毫无章法的印象 。
体积硕大是工程鲫给钓友最深刻的印象 , 成年后的工程鲫体重可达普通鲫鱼的2-3倍 。幼苗只需经过1年的生长 , 就有300克的重量 , 生长速度远超其他鲫鱼 , 尤其是生长发育缓慢的土鲫 。工程鲫另一个特点是它突出的适应能力 , 耐低温、耐高温 , 及水质略差的水域 , 均有不错的成活率 , 这是它能分布在全国众多水域的原因 。工程鲫杂食强 , 除去普通鲫鱼摄食的植物碎屑、藻类微生物、软体小虫外 , 它可接受一些硬度略大的食物 , 适口性要求略低些 。
现在的许多河流相互贯通 , 这也导致很少有单一群种的鲫鱼存在 , 绝大多数的水域都是多种鲫鱼栖息在一起 。笔者户外野钓时 , 土鲫、工程鲫经常碰到 , 识别它们并没有特别大的难度 , 从上述的几点描述 , 就能准确识别 。土鲫相比工程鲫 , 野性足 , 略显狡猾;工程鲫体积大、冲击力强 , 遇到超过1斤的鲫鱼 , 提竿瞬间有似鲤鱼的手感 。针对钓鱼而言 , 它们有各自的特点 , 也是难得的不同体会 。
原创:老高
谢谢邀请!
小时候 , 住在农村 , 做乡村教师的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养不起一家共计六口人 , 家中有四口人的田地 , 父亲课余时间自己耕田犁地 , 很是辛苦 , 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快乐 , 为什么呢?
原来每当父亲犁冬水田时 , 田里面就有大量的鱼儿出现 , 有鲫鱼?? , 鲤鱼 , 鳝鱼 , 泥鳅 , 吸盘鱼等各种鱼儿 , 父亲顺手就扔给在田坎边玩耍的我 。我捡到了一大盆 , 生活贫瘠的少年时代 , 又是一顿美餐了 。这是我儿时看到的土鲫鱼 , 个头最大的有成人巴掌大 , 约半斤顶天了 , 一部分都是一到二两重 , 体形与小鲤鱼比偏瘦 。
现在的我已经人到中年 , 喜欢野钓 , 权当陶治情操 , 有了近5年的钓龄 , 谈谈对工程鲫鱼的辨别 , 首先是背部宽 , 体形宽;其次生长快 , 个体偏大;与同等体形的鲤鱼比偏肥 。近些年 , 政府部门面对严竣的自然渔业生态环境 , 每年都往江河投放包括工程鲫的各种鱼苗 , 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