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作为四线城市,为什么会这么堵?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大家好,我是纵享自媒体!!
作为一个在泰安生活了近20年的本地人,见证了泰安的道路建设以及城市的发展,看着它一步步的成长 。但是记得从2017年把看到高德地图发布的堵城排名中出现了泰安的身影,一开始是感到惊讶,慢慢的回想一下,泰安确实越来越堵,2018年春节假期期间,泰安又成为排名第四的堵城 。
1、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了,泰安也同样如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的钱也到了,自己清楚的记得10年前,姥姥家的小区就10几辆车,10年后的今天,小区把绿化带硬化了停车都不够 。10年前亲戚朋友家有车的就几个,出门都需要借车开,10年后的今天亲戚朋友家不仅人人有车,有的还有好几辆 。
2、城市道路的建设:从高德地图可以看出来,泰安的城市道路主干道太少,东西的以东岳大街、泰山大街、岱宗大街、环山路、外环路为主,南北的乎没有穿城而过的主干道,剩下的都是双车道或者四车道的路,不足以满足当前泰安的车流,且很多道路都不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进而加剧了拥堵 。
3、住宅区商业区过于集中:泰安市还属于三线城市,居住以及生活还相对集中,不存在卫星城或转移职能的说法,人们不管上下班,还是日常生活都扎堆往市中心去,其他地方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这也导致了中心拥堵现象 。
4、部分道路红绿灯和车道设置不合理:以南外环(泮河大街)为例,行驶在泮河大街上的目前只有一条公交线路,而且泮河大街的车流量非常大,但是依然设置了占用公交车道拍照的探头,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去合理的运用资源 。
如果要切实解决城市拥堵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市民市政齐发力,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有关部门也要抓紧时间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改善城市面貌,打通城市动脉,让泰城不再拥堵!!
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泰安作为四线城市,为什么会这么堵?

文章插图
一是城市规划不合理,泰安城区东西方向太长,从小井到高铁站,足足20公里,南北方向只有从环山路到泮河大街的短短五六公里,城区形状像根油条,造成东西联系的交通压力太大,怎能不堵?泰安市区应向南发展,城区方正些,东西方向联系的压力就会减小,交通的情况就好多了 。二是道路规划不合理 。不合理的地方首先表现在缺乏高架路,立交桥,从而造成重要线路信号灯过多 。泰安不算是太小的城市,然而市区确没有几座像样的立交桥,不勉让人产生疑问 。东部冯家庄立交比较好,但泮河大街与高速连接线的立交是半幅立交,新建的龙潭路与万官大街立交,又是半幅立交,龙潭路与泮河大街立交,还是半幅立交,这些半幅立交平白会让下行道路多出2个信号灯,这些下行线路都是重要线路,怎能不堵?总之,泰安道路绝大多数都规划在一个平面上,红绿灯必然多,红绿灯多了跑不起来必然堵 。把立交修好了,加几条高架路,减少红绿灯,才能治堵 。规划不合理其次表现在市区存在交通疙瘩,所谓交通疙瘩,就是重要线路交汇处,比如火车站附近,东岳大街,泰山大街,灵山大街,岱宗大街,龙潭路几条干线汇聚到方圆一二公里的地方,怎能不堵?灵山大街东头,灵山大街,泮河大街,万官大街,高速连接线,汇集到一个半幅立交上,怎能不堵?这里还要吐槽一下新修的万官大街,其作为新修的东西干线,竟然不直通高速,还要再汇到泮河大街上增加东头的交通压力,不知规划上怎么想的 。这种交通疙瘩,必须要建设立交桥来疏通,然而,并没有 。道路规划不合理之三,在于断头路太多,岱宗大街,擂鼓石大街,泰山大街,典型的断头路 。还有就是许多道路碰到铁路,高速,就断头了,想进出城就得想好去哪里钻洞子,向南出城,温泉路,南关大街洞子可钻,向东出城,灵山大街可钻,还有火车站洞子,就这几个洞子附近,天天堵!下雨还容易淹没!市区内的铁路严重阻碍交通,本来可以通的路都变成断头路,想过铁路就那几个洞子,除非把火车站搬出去,才能根治这个问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