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 , 研究《西游记》的学者历经几代 , 楞是没有一人发现这个知识漏洞 , 而红学家却把《红楼梦》中的所有食谱菜系研究了个底朝天 ,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古代经典 , 是个跨学科的文化宝藏 , 所以几代红学家也没有穷尽其丰厚内涵 。与之相比 , 《西游记》在这方面就要逊色一些 , 尽管它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 可是中国的研究者却从不从这个角度挖掘 。他们只着眼于师徒取经过程中蕴含的哲理 , 连师徒一路上的饮食这么重要的方面也忽略无视了 。
首先肯定这个小学生是好样的 , 发现了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愣是没人发现的饮食漏洞 , 英雄出少年果然不虚 。
这个问题也反应出中国社会文化两大现象:1、良好的环境造就一个人才 , 小学生的妈妈是给红楼梦写评论的文化人 , 能给红楼梦写评论的人 , 那几乎连红楼梦原著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会放过的人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孩子才气确实比同龄小朋友高出许多而且更加细心 , 正所谓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
2、红楼梦有专人研究简称红学 , 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了 , 可什么时候听说过西学?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如果主流研究什么学问中国文人就会一窝蜂的往上拥 , 乐此不彼 , 不管是为了金钱还是名誉 。很少有人在大多数人都研究相对热门文化的时候自己专门研究相对冷门的文化 。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也只是昙花一现 。
生活并不是一场游记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悖论 , 在很大可能上西游记的作者都不是吴承恩 , 你们却在讨论吴承恩吃过什么对西游记的影响 , 这不荒谬吗?
我觉得这件事要一分为二的看 。
赞美她喜欢读书 。要知道 , 这是她读了十多遍西游记才有的思考 , 我们很多成年人能说出自己读过十遍以上的书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 能为家长解决了多少烦恼、治好多少心脏病 , 相信当家长的都有深刻的体会 。
赞美她求甚解的精神 。孩子们本来都有这种精神 , 也是好奇的天性 , 从早到晚都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 , 可是有的父母不重视 , 或者忙自己的事顾不上理会 , 慢慢就会让孩子失去它 。
赞美她敢于表达 。有的人评论说 , 一定有别人也发现了漏洞 , 只是不愿意说罢了 。问题恰恰就在于“不愿意说” , 理不辩不清 , 不说出来怎么能在讨论中更好的进步呢?还有人评论她有炒作之嫌 , 我的天啊!小朋友只是写了一篇作文 , 表达自己对西游记的喜爱而已 , 炒作、带节奏是媒体干的好吗?
赞美她妈妈教育的方式 。她的妈妈本来就爱读书 , 研究红楼梦 , 把这个爱好也带给了孩子 , 并鼓励她读书时写评论 , 才有了小朋友的“吃货角度看西游” 。
作者已经倾尽所能 。吴承恩家境清贫 , 起先科考不利 , 老年出任县丞后又看不惯官场黑暗辞官 。50多岁时才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 , 期间中断多年 , 70多岁重新专心写 , 直至80多岁离世前 , 才完成了这部经典巨著 。为了写这部书 , 已是倾尽所能 。吃不到、也加工不出西行路上的美食 , 不是他不想 , 是他真的没这个财力、能力 。
- 电影《雷神1》的讲述的是什么故事?有什么比较吸引人的情节呢?
- 哪些电影里出彩到爆的配角碾压了主角?
- 十大烧钱游戏 《征途》位居第一!
- 描写儿童的有哪些古诗
- 我们都看过《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而在历史上项羽,虞姬,刘邦这三人究竟有何种牵扯?
-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古书吗?
- 感觉《亲爱的客栈2》没有第一季好看,你怎么评价?
- 为什么很多老人说老不看《三国演义》,少不看《水浒传》,您怎么理解?
- 张萌任重主演的电视剧
- 《欢乐颂》五美有三美是麒麟臂,如何才能摆脱麒麟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