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关系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必有一战?( 二 )


谢谢邀请,我是变革家阿熊 。近年来,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应运而生,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互联网金融产品,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典型代表,用户不用去银行网点,也不用信用卡就可以快速取款汇款,用户的存款搬家已经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与其说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必有一战,更不如说它们其实是互补的 。毕竟无论谁输谁赢,两者任何一个都是不会消亡的 。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应该是和传统金融是互补的状态 。以前,由于科技的种种限制,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成本高,而科技的发展使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客户能够更加个性化 。大数据、云计算和金融结合是一个必然、前景很广的趋势,所以需要市场金融未来的发展,将需要有技术和数据驱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有基础有规模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联合打造金融未来 。更何况,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将传统金融机构彻底打垮 。因为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长年累月大量真实用户信息的积累,以及存贷、理财、贵金属等金融产品的综合化服务的长期积累 。总体来讲,互联网的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并非坏事 。只有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下,传统金融机构的理念才会开始创新求变,寻求传统金融网络化的途径 。传统金融可以在互联网领域寻求自己的发展,也可以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强大竞争力 。同时,互联网金融,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传统金融的对立面,而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创造出传统金融所不具有的新功能,而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金融服务的延展需求 。因此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的胜负并不重要,两者如何结合来形成全新的金融体系才是我们期待和观望的将来 。
谢谢 。
我是文化评论,金融学博士 。
你说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必有一战,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传统银行业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特别是四大互联网巨头正用新的互联网手段颠覆金融业 。
事实上,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代表的支付方式已经颠覆了银行的传统支付方式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披露:2016年我国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飞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达663.3亿笔,金额54.25万亿元;移动支付970.51亿笔,金额51.01万亿元 。2013~2016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网络支付业务笔数和金额增幅分别为968.60%和976.68%.
在非银行支付规模中,第三方咨询公司易观发布2017Q3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监测报告 。报告显示,Q3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94959.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8.02%,同比则猛增2.26倍 。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方面,支付宝以53.73%市占率遥遥领先,第二名是以微信支付为主体的腾讯金融,市占39.35% 。Q3支付宝与腾讯金融合计市占率高达93.08%,在市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
如你所说,四大互金巨头用户数的最低保守估值,已经是我国最大银行零售用户总数最高值的2.3倍多,一个蚂蚁金服,其客户规模相当于1.25家建设银行,4家招商银行,20家北京银行 。标志性的“BATJ”四大互联网金融巨头(百度金融、蚂蚁金服、腾讯、京东金融),正通过产品对垒、牌照获取、股权渗入等方式,以“竞争者”和“协作者”两种身份,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打破旧有能力疆界 。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传统银行招架无力 。
但是,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传统银行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况且传统银行也在变革,传统银行的科技4.0的打造、网上银行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对冲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