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方方面面,我感到我有太多想说的 。但因为每天太忙太累,我只能想到哪就说到哪,在这里随便谈几句 。首先它的作者,大家都知道至今还无定论,我认为现在有多种说法这种情况,是一种好现象,我喜欢这种研究的热潮,因为唯有百家争鸣,才能使我们广闻博见,去伪存真,以期无限接近事物的本真 。“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两句话我相信凡写过文章的人都不难有共鸣 。诚然,一个文化人写篇把一般的文章,不算么难事,但能写成《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著,又是在当时的自然条件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之下,写出《红楼梦》就决非易事了 。《红楼梦》的成书,其工作量的浩繁复杂可以想见 。用“穷经皓首,案牍劳形”来形容作者的辛劳应该一点也不为过 。西方有维纳斯,中国有《红楼梦》,都非完璧,《红楼梦》的非完璧,更成就了它的辉煌 。它的文字典雅,叙述娓娓道来,它涉及的社会百科,不是寻常学养的人写得出来的,更不是一个人凭空臆造,完全虚构得出来的 。《红楼梦》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每个人从中得出的结论都不尽相同 。《红楼梦》有许多谜团,又有太多的疑问,拿研究者的话说,书中绝对暗藏了诸多破解密码,至于人们在非常时期因为某种政治需要用阶级论用某某帽子去筐《红楼梦》,我更认为这是对名著的亵渎对文学的冒犯,其行为和鲁莽的愚夫和凶残的刽子手没么两样 。《红楼梦》中的毛疵和疑点很多,例如巧姐忽大忽小,又似老长不大,这样明显的谬误,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心的秕漏呢?林如海仙逝,贾家只派贾琏带黛玉奔丧,又显然不合情理 。黛玉自从寄居贾府,又从未有林家任何亲丁人等前来探望走动,也似令人费解 。贾府请妙玉,还是下贴子,再三请她才来的,这又是为什么?真有必要这样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事吗?《红楼梦》写四大家族的末世,贾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他的王家似只有王子胜,王子腾,史家有史鼎史鼐,至于薛家,就只有一个寡母,护庇着一个纨绔的少年和一个心机女薛宝钗,有研究人称王夫人属意薛宝钗,我感觉薛宝钗一是家衰,一是有一个有命案在身的亲哥哥,这些都不足以使她在王夫人那里有实力,有人说贾母,凤姐属意林黛玉,但林黛玉已是孤女,而且身体一贯病弱,在众人眼中林黛玉似从来就不是福寿之人,以贾母这样积久的,深读远虑的老诰命,不会不为她的亲孙子贾宝玉考虑,更不会不为贾府的后代子嗣着想,我说这些,是说《红楼梦》中诸如此类令人思索的地方实在不胜枚举 。《红楼梦》里写的人物众多,可谓枝繁叶茂,到后面又写了宝琴,李绮等女性,好象散开来一张巨网到后面又有点收不住那样子 。有时我想,我们可不可以把《红楼梦》看作一部巨著的大轮廓大框架呢?因为先不论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是否出自一人,明眼人都能看出后四十回完全走了扭,变腔变调的,写得很扭捏局促,人物结局也大都歪曲和篡改了判词 。它的读者我把它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一般读者,他们看《红楼梦》是看故事看情节,就如一般人欣赏戏剧,看电影 。另一个群体是《红楼梦》的学者,研究者,历史学家,他们更着重于透过文本研究作者的真实的写作意图 。在那个因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能获罪的文字狱大行其道的朝代,《红楼梦》的作者只能借助文字游戏,拐弯抹角地,十分隐晦地把自已的真实意图隐写进他的血泪文字里,这既是文化的憋屈,更是文人的悲哀!
- 《射雕英雄传》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喜欢东邪黄药师?
- 《陈情令》剧版好看么,没看过小说,麻烦介绍下?
- 《奇葩说,第六季》第21期辩题:「妈妈是超人」这句话真的是对妈妈的赞美吗?
- 如何评价《三联生活周刊》对于英国群体免疫的看法,认为这是基于现有知识而做出的科学调整,为了保护老弱病残?
- 何炅真的那么好吗 何炅究竟适不适合《奇葩说》?
- 《火影忍者》中谁对千手柱间出手过?
- 刘峰何小萍过了十年 《芳华》的刘峰爱何小萍吗?
- 听完整张孙燕姿《跳舞的梵谷》专辑,你有何想法?
- 《士兵突击》中最后一集,高副营长为什么对成才说他很生气?
- 王者荣耀守塔最厉害的法师 《王者荣耀》上路守塔谁最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