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成年人,我现在还在感受着绘本的美;所以,孩子终其一生,都可以和绘本成为朋友 。
作为家长,可能会觉得,之所以会为孩子选择绘本,原因在于绘本多数是以图画为主的,文字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甚至还有一些无字书,通篇不出现一个文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好和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相匹配,更能让孩子理解图书的内容 。
而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样的情况下,似乎就可以直接选择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放弃绘本了 。
其实家长朋友有没有发现,面对有文字的绘本时,哪怕孩子已经认字,但往往只关注画面而不怎么去看文字?
事实上,这就是绘本的魅力 。
孩子在看绘本的时候,会仔细观察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想象故事的内容中找到乐趣,沉浸在自己所在的故事世界里 。当孩子与绘本的故事世界融为一体的一刻,也是孩子们真正在阅读绘本的一刻 。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如果我们把孩子读绘本的意义只是局限在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等孩子识字后就可以放弃绘本的话,那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损失 。
以我女儿为例 。我从女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和女儿一起进行亲子共读;到现在女儿已经成为一名高中生,看过的书当然有很多,但还会时不时地翻看一些绘本 。由此可见,不管孩子多大,绘本不会真正离开孩子的生活 。
我是“诺善说育儿”,可以和你聊亲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长 。

文章插图
家长可能对绘本有什么误解 。为什么要告别绘本?是因为觉得读字更高大上?还是看不惯图片太多的书?
在这里没必要提及绘本是适合0-99岁阅读的这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认识到课外书对孩子学习的促进作用,二十年前,家长都是反对孩子“看闲书”的 。一个孩子想看看课外书都是要和父母老师“斗智斗勇”的 。
绘本现在的地位与之前的课外书相差仿佛 。但是往前看,审美和设计正在成为收入更高的职业 。就说以写作来看,会配上精美应景、搞笑的图片都是绝对加分项 。
很多绘本都是大师精心绘制的,对孩子的审美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
觉得我说得有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在我看来,我们是不需要告别绘本的 。
有一些绘本,因为本身内容比较低幼,而且信息蕴含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可能孩子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会觉得比较幼稚,这些绘本会伴随着孩子的生长,而自然而然的说再见 。
但是有一些绘本,他们的信息量很大,而且蕴含的意义非常丰富 。
这类书,即使成年人都未必读懂 。
比如说陈志勇的《抵岸》,还有他帮助完成的《小小的事》这类题材相对来说比较沉重 。
即使是大人读起来也会非常有感触,那么这样的绘本可能是要等到孩子六七岁,甚至是像我们成年人读了以后才会能有所感悟的 。
还有一些绘本,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 。
比如说,《安的种子》这本书,小孩子读的话可能会说,啊,原来莲花是要在春天种下去才能长出莲花来 。
大人读出来的话,
如果是一个妈妈读出来的,可能是觉得培育孩子的时候要顺其自然 。
如果是一个创业者,可能读出来的就是创业过程中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而且要像故事其中的一个角色本一样,要勇于去探索、去行动 。
如果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可能更希望自己拥有像安一样踏踏实实工作的员工,也或许更希望自己有一个愿意去钻研的像静一样的员工 。
- 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老了,孩子怎么办?
- 孩子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应该怎么安排?
- 瘦身减肥,从脚开始
- 运动减肥不要走进盲点!
- 二十几岁小伙子去世,七期祭奠有什么讲究?
- 人生从40岁开始 40岁人生该怎样把握才能富裕?
- 孩子自尊心太强,说不得,说几句就伤心、流泪、生闷气,该怎么办?
- 孩子刚上小学不适应怎么办
- 培养孩子的方法
- 孩子25岁了不想上班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