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 )


2.按时服药 , 不要改变作息 , 遗忘服药的用量和时间 , 或自行将利尿剂等药物减量 。尤其不要忘服或更改合并症的治疗药物 , 确保治疗药品储备充足 。
3.关注体重 , 患者应建立体重记事本 , 监测每天同一情况下的体重变化 。
4.注重休息 , 避免过劳 , 保证充足睡眠 , 推荐患者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
5.外出保暖 , 心衰患者走亲访友时要做到温暖出行 , 防止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突发感染或加重慢病 。
6.严禁吸烟饮酒 , 不吸二手烟 , 不戒烟复吸 , 滴酒不沾 。
7.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特别注意低盐低脂饮食 , 血压不宜超过100毫米汞柱|140毫米汞柱 。
8.合并其他心血管病患者应尽量保持情绪平和 , 禁忌忧郁兴奋引起快速的心律失常或突发性房颤 。
9.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多餐减少糖的摄入 , 血糖指数空腹宜在7~8 , 餐后宜在10以下 。
10.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避免接触呼吸系统感染并患者 , 每日测量患者体温并记录 。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CardiacinSufficiency)是指原有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 , 心肌因慢性病变或长期负荷过重等原因而导致的收缩功能减退 , 不能有效地推动血液周流全身的病理现象 。其突出表现在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瘀血 , 心排血量减少 , 静脉压升高为主 , 因此 , 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
【病因】
1.基本病因
(1)心肌收缩力降低
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等 。继发性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医源性心肌损害 , 如阿霉素、双异丙吡胺及纵隔放射治疗 。
(2)机械性负荷过重(射血阻力过高)
①心室后负荷(压力负荷)过重:
Ⅰ左室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口狭窄、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 。
Ⅱ右室后负荷过重:见于肺动脉口狭窄 , 各种原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 。
②心室前负荷(容量负荷)过重:
Ⅰ左室前负荷过重: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
Ⅱ右室前负荷过重: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
③内外分流性病变:见于房间膈缺损导致的右心衰竭 , 室间膈和动脉导管未闭可导致的左心衰竭 。
④全身性血容量增多(高输出量性心衰):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妊娠、动静脉瘘等 。
(3)心室充盈受限
①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见于心室肥厚、心肌缺血、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 。
②机械性心室充盈受限:见于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心包疾病(缩窄或填塞) 。
③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约30%~40%的心衰者有舒张功能异常而收缩功能正常 。由于心室肌僵硬、心室松弛缓慢(主动和被动)致心室充盈降低 , 回心血量减少 , 心排血量下降 。常见于心肌肥厚 , 亦见于肥厚性心肌病及某些缺血性心脏病 。老年高血压患者亦多见 。
2.诱因
约有半数患者的心力衰竭 , 除基本病因外 , 还由于某些因素的诱发或促其加重 。因此 , 避免、寻找和治疗这些诱因 , 对心力衰竭的预防和处理均有重要意义 。
常见诱因有:
(1)感染 , 特别是肺部感染 。
(2)严重性心律失常 , 特别是严重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