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了腊八就是年民谣 为什么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 )


腊月二十六
这天啊要制备同学们最喜欢的东西啦!
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
“咯咯咯”
宰公鸡
同时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
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
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 。
腊月二十八
和面做各种美食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
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
腊月二十九
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
人们尽情发挥想象,
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 。
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
取“乔香纳福”之意 。
腊月二十九啊还是我们的小除夕,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
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
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儿就是嗨呀~
这年三十儿的习俗可多了去了 。
如守岁、点长寿灯和吃饺子等一系列活动~
有没有感觉知道了很多
不要让我们的这些习俗流失
“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所以就有“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说法,“腊八节”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些天趣童真里流露出到了腊月孩童们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腊八这天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除夕 。如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是民间祭灶(或曰送灶)的日子 。旧时民家的锅台墙壁上有“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位”,两旁有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 。送灶一般是在黄昏举行,恭恭敬敬地送灶王爷上天汇报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行径,以求得到玉皇大帝的嘉赏或宽恕,并保佑来年四季平安 。祭灶供品除鸡、鱼、肉与酒饭外,还要另加一道糖稀即灶糖,说是要用糖稀粘住灶神的嘴,上天后少说坏话,多说甜美之言 。到除夕夜,还要举行同样的仪式,再把灶王爷接回家 。再如,“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有钱无钱,打扫干净好过年”:因“尘”与“陈”谐音,此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传说故事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的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