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生娶了两妻一妾,为何年近六十才知道自己还有个儿子?( 五 )


见董氏如此用心良苦,多次规劝,包拯只得苦笑点头说:"有劳夫人去安排吧,委屈你了 。"
董氏这下才松了口气,叫来下人送上滋补汤品请包拯服下,这是她前些日子悄悄请公孙先生为其开的方子,名为龙虎汤,希望包家祖先保佑,功夫不负有心人 。
董氏随即摘了个好日子安排包拯纳妾圆房,并一心欢喜地等着孙氏的肚子带来好消息,怎料过了两个月包拯竟把孙氏赶出包家!
话说这天,展昭一脸严肃地来到包府找包大人,连包拯都甚感意外,忙把展昭带至书房,问:"展护卫,到底有何事不直接在府衙商议?"
展昭向包拯拱了拱手:"禀大人,因涉及您的家人,所以才到府相告 。卑职和张龙等四人在杜府蹲点收集他们通蕃卖国的证据,怎料在杜府后门看见杜小娟形色慌张,手里拿着些什么东西,卑职见其形迹可疑,便把她拦截下来 。"说罢递给包拯一个布包裹 。
包拯打开布包裹一看,竟然是自己放在书房研究的羊皮卷吗?因上面均是契丹文,但收信者是当朝宠臣杜淳!此乃兹事重大,而且证据不足,包拯并不敢贸然行事,参奏圣上 。
包拯怒道:"把孙小娟带进来!"
王朝把孙小娟带进书房,包拯问:"孙氏,你为何要辜负老夫对你的信任?"
原来孙小娟有胞弟在杜府任职,在与展昭交手时,羊皮卷便在他手上被展昭夺走,他想羊皮卷必定会交到包拯手上,他得知自己姐姐成了包拯的侍妾,便求小娟伺机把羊皮卷偷出来,救他一命 。
孙小娟此时已吓得浑身发抖,忙跪下回话:"妾身实在没有办法见死不救,请老爷看在妾身多年尽心尽力服侍夫人的份上,饶了我一次吧!"
包拯生气地说:"孙氏,你太过于糊涂了,怎么跟了我们这么多年都如此是非不分呢?你这叫助纣为虐!你太令老夫失望了,但就念在你服侍夫人多年,你走吧!"说完甩袖背身 。
董氏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得知孙氏被赶出家门十分意外并去求情,可是包拯郎心如铁,一意孤行 。
孙氏只得含泪收拾细软走出了包府,为奴为婢多年,茫茫天地又何处是她家?漫无目的地走到一河边,她竟生无可恋地走进河里去……
幸亏刚从娘家回来的崔氏行经河边,见到轻生的居然是孙氏!她赶紧把孙氏拉回河边,了解情况后觉得孙氏也太可怜了,说:"人生在世对自个生命又怎能如此轻率?天无绝人之路,知道吗?"孙氏哭得稀里哗啦,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她把孙氏带回自己娘家,让她住在一小别院里 。
连日的惊吓与下河受凉,孙氏病了,崔氏赶紧为她请来大夫,这一把脉,不得了!孙氏居然是喜脉!
崔氏思量再三,对孙氏说:"现在我公公正在气头上,我也不好领你重回包家,况且你弟弟那事牵连太多,你还是置身事外为上,在我娘家好生安胎吧 。"
想到种种利弊,孙氏连连点头,对崔氏感激不已 。
怀胎十月,孙氏拼了命生下一男婴,可惜大龄产子,生产过程中遭遇大出血,血崩而亡 。
崔氏只得感叹孙氏福薄,熬不到母凭子贵便香消玉殒 。崔氏从此不遗余力地负担起照顾包家唯一血脉的重任 。
就在包拯60大寿时,想到自己无儿无孙,他本已无心情做寿,但崔氏却坚持要为他老人家做寿,并精心策划一个惊喜 。
宴席上,崔氏为包拯请来他的知己好友,推杯换盏之下,包拯越觉得心酸,不一会便坐在主席位不愿说话了,了解他良朋好友都为其感到心痛 。
就在这沉默的时刻,崔氏抱来一个不足周岁的男婴,穿得红彤彤的一身喜庆,脖子上还挂着个金灿灿的长命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