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上讲,古代名人的诗词真的是精美的吗?( 二 )


古人诗歌是艺术,好不好的标准之一就是,你读着美不美?读着美,就是好诗歌 。先别管真不真 。
就像你对一个姑娘说情话,说爱她一万年 。姑娘很高兴 。当然,这是一句十足的大谎话,别说爱一万年,活都活不了一万年,姑娘很喜欢,这就够了,这就是诗 。
你要是严格地按照逻辑,对姑娘说,我只能在我的有生之年爱你,因为我死了以后没法爱你 。
估计我活不了一百岁,况且中间还可能变心,所以,我爱你的时间,肯定不会超过一百年 。
想想看,姑娘会怎么说?肯定会高高兴兴满面春风地跟你说,滚蛋!
科学和艺术根本都不是一个标准,就像衣服和食物不是一个标准一样,你不能问,这个衣服好吃不好吃?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读诗别按逻辑 。因为写诗的都没按逻辑,读诗的凭什么按逻辑?
诗歌是艺术,科学讲逻辑,别按科学的标准要求艺术,诗歌精美不精美,不是按照逻辑的标准来分的 。
锄禾日当午,汘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举个例子,也许更形象一点 。
我们看到古人烧制的瓷器,或者用古法烧制的瓷器,感觉精美异常,那是因为我们现在不用这种方式烧制了 。用简陋的办法能做出较为精美的东西,往往就会放大该物品本身的价值 。

从逻辑上讲,古代名人的诗词真的是精美的吗?

文章插图


古代诗词也是这样,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是两个系统 。文言文是一种死掉的语言系统,不会再有创新了,所以古人写的很多文言诗词在使用另一种语言系统的我们眼中就显得精美 。
韩愈有一句诗被后人称道了很久:
后世诗家认为这个“拥”字是神来之笔,以我们现在来看也是如此 。但是,也有诗论说,“拥”字不合格律,原诗是“雪掩蓝关马不前” 。按照格律来讲,后者更为工整一点,但缺少了生动 。

从逻辑上讲,古代名人的诗词真的是精美的吗?

文章插图


很多人认为我们现在不应该去考虑格律,我就是不懂格律一样可以写诗论诗 。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 。
大文豪苏东坡,一向被认为是豪放派词人,但是他的词也有争议 。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这么一个故事:
不要认为这是夸奖苏东坡的,这是对东坡词的一种讽刺,实际上再说苏东坡写词一窍不通,没有格律 。
这种说法很多名家都指出过,最典型的就是李清照 。她认为,东坡的词不是词,而是长短句之诗 。

从逻辑上讲,古代名人的诗词真的是精美的吗?

文章插图


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流传到现在的古诗词,以我们的眼光来看都还不错,其实如果用古人的要求来考量,大部分是庸品,精美的诗词并不多 。
谢谢邀请,
我的体会是古代名人诗词的确是精美的,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经历了三千余年的沉淀 。文化精髓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从逻辑上讲,古代名人诗词是不能推敲的 。逻辑学分为理性逻辑,思维逻辑 。诗词艺术不是研究科学依据,既有合理性,又有客观性 。
比如李白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从逻辑学来说,那么高的楼,伸手都摘下星星了,有那么高的楼吗?今天的飞机都到不了星星的高度 。
这就是诗词文学艺术,和逻辑学不能比较的 。
诗词的高峰时期,得说唐宋的诗词 。诗词的美伦美焕,可以说让我们望而感叹 。感叹古人的文字水准,文化底蕴 。把诗词艺术推向了高潮 。
那么就用一首王维诗,作为结束的体会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