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本地生产的白酒有哪些品牌,口碑如何?

我是阜阳人,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阜阳的白酒市场,另外,本人又喜欢饮酒,饮遍了阜阳各种品牌的白酒,对阜阳的白酒有一定的认识 。
中国白酒市场,数川酒后就是皖酒,皖洒的主要市场与品牌又在阜阳,阜阳每个县市都有一个上规模的大型酒厂带领本县的经济发展!
“麻雀都能喝二两”的阜阳,数十年来,那些曾经辉煌白酒企业,几经沉浮,他们的命运令人唏嘘……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回忆!
文王贡酒:曾经的辉煌和忧伤
说到临泉县,很多人脑海中会闪过两个标签,其中一个肯定是“文王贡酒” 。文王贡酒,自家酿造一度是阜阳市民妇孺皆知的广告,刘素敏凭借这个广告和广告诉求的白酒品质,使文王成为那个时期市场的王者 。
?小时候,最初喝的就是文王酒,那时一般喝的是文王二曲,在酒席上才能喝上文王大曲 。每瓶1.5-1.8元,文王贡酒那是喝不上的,80年代每瓶5.5元,不是领导干部哪能喝得起啊!记得小时候,我的父亲到阜阳市看望他表哥(某银行领导)带回两瓶文王贡酒,我偷偷喝过一口,由于小,当时感觉入口很辣,下肚就象火炭一样,根据大人日常的描述,想想应该是好酒!后来再喝酒,找不到这种感觉了 。前几天喝了剑南春,感觉就是这个味,找到了儿时的感觉!可惜价格是当时的100倍 。
2000年前后,文王贡酒火了一把,阜城各大宴席都是用文王贡酒,自家酿造!
2012年,文王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被联想控股旗下丰联集团全资收购 。
近日又传出了一个说法:老白干酒停牌意向收购联想集团旗下文王酒业等白酒资产 。虽然双方均尚未正面回应此事,但坊间的猜测一直都在 。
自家的文王贡酒未来究竟归谁家“所有”,目前还是未知数 。但令老文王人忧伤的是,在阜阳的白酒市场,曾经的辉煌已散作云烟 。
焦陂:被民企天韵集团收购
说起焦陂酒 。一代文豪欧阳修曾写下“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鲙如玉”的诗篇来赞美焦陂酒 。
“北有古井、南有焦陂”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焦陂酒是继古井贡酒、口子酒之后冲到省外的第二阶梯知名品牌,焦陂特曲成为当时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相互交会区域的市场主流品牌,当时年销售收入近亿元 。
?90年代初期,上中专期间,和同学聚餐,奢侈了一把,第一次喝焦陂持曲,一瓶8.5元,很正综,口感也不错,喝了半斤,飘飘欲仙!
不过,到了90年代中期,焦陂酒渐趋衰退,到2001年,焦陂酒已几乎销声匿迹,最终焦陂酒厂因经营管理不善破产倒闭 。2002年,中粮集团出资520万元收购焦陂酒50.98%的股份,希望通过其在安徽白酒的老字号地位,扶持这家老酒厂东山再起,这期间推出的“龙虎尊”挣扎了一段时间,便消失于市场 。
2015年中粮集团完成股权转让,最终入主焦陂酒厂的是阜阳本土企业安徽天韵集团及投资伙伴 。
沙河王:被卖来卖去的命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后期的近20年间,安徽沙河酒厂缔造了一代酒界传奇:沙河特曲系列酒享誉华夏,年销售额近10亿元(当时五粮液也就20多亿元),是安徽省内仅次于古井的第二大白酒企业 。
鼎盛时期,沙河王集团率先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段位推出广告,沙河王酒,滴滴难舍成为全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广告语 。
据说,鼎盛时期的沙河王年销售额一度逼近五粮液 。就是这么一家“牛逼”的企业,随着蒋醒光的离职,最终走向了没落:
?第一次喝沙河王,是90年代中期,刚参加工作,任领导秘书,业务招待用酒,酒店价格每瓶35元,磨沙瓶的,很精致,当时工资200元左右,感觉好贵啊,一桌菜加上酒四五百元,相当于两个月工资 。遭踏钱啊!没办法,国有企业,还经常招待,喝了几年,滴滴难舍,印象深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