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多参加比赛还是认真学习?( 二 )


3.对于本科毕业要留学的同学,要意识到有一个指标叫GPA(GradePointAverage),简单说就是各个科目成绩的平均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能选择的留学学校的层次 。如果在大一开始有一部分科目考试形成太低成绩记录,以后将无法弥补,会拉低你的GPA 。所以要在乎每一次考试的成绩 。同时要按照留学国别最迟从大二开始准备相关的外语水平测试和其他测试 。
4.对于本科毕业准备就业的同学,虽然学习成绩没有太高的要求,即便有些课程不太喜欢,但是绝对不能挂科影响毕业 。这是最低要求了 。同时要关注打算就要的目标城市,最晚从大三开始招聘信息 。争取在大学期间能到一些大型机构获得实习机会,这对就业很有帮助 。
5.关于大学的课外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加 。这也是大学与中学不同之处,不能再做只会学习考试的书呆子了 。参加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锻炼 。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一个小型的社会了,各种活动中不仅能活跃生活,还能够交往认识各种人,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打算留学的同学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对申请留学也很有帮助 。还有些活动与创业有关也可以参加进行一些尝试 。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学生,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兼顾其他活动 。在保证能够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参加活动 。万不可喧宾夺主 。否则后悔莫及 。
感谢邀请 。
我以为大学应该怎么过应该以个人情况为依据,以自身条件为准绳,因为大学是学习的地方,但在大学如何学,学什么那就是自己的规划了 。学生的自身情况这个我不好判断,但大学的通常性规划,咱们还是可以聊一聊的 。
首先说说大学一年级的规划,这个问题其实也只能做一个泛泛之谈 。大学的首要目标是在大学毕业时应该具备初步走上社会立足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还应该包括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常说的情商 。在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模式下,学生在大学以前往往是以智商教育为核心,情商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到了大学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开始强调情商的重要性 。我以为这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我们在大一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大一学生刚进大学,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会让学生觉得迷惘而困惑,失去了应有的目标感,而大学一年级恰恰是构建大学期间甚至是人一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段,请注意是学习习惯养成,而不是学习成绩的养成 。区别是大一的成绩高低多少对于大学生而言重要,但学习习惯是未来大学发展的极为关键的核心要素 。因为无论是保研、考研、出国深造、国家级奖学金的评选、大一的成绩都不是决定因素(只要不存在不及格) 。那么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如何养成?首先是要保持高中养成的良好学习惯性,例如认真听讲,勤于练习等等,这是为了学好书本知识 。此外还需要养成海绵式的学习方式,那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善于发现专业中的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尝试动手论证自己的解决途径 。这既是学以致用的思维,也是未来竞争的基础 。
之后我们聊一聊大一该参加活动还是该认真学习 。以我愚见,必须以学习为主,同时辅以适当的第二课堂活动 。而这些活动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就应该参加,数量不要太多,但一定要深度介入 。这倒不是一定要在这些活动中起什么中流砥柱作用,而是要让自己熟悉这些活动所锻炼的能力,自己与最优秀学长学姐之间的差距,为未来达到的水平树立目标 。这类活动有很多,比如每年的举办的创青春大赛、学科类竞赛等,还有各个学院组织的强化专业知识的一些比赛,即便自己不参加,也要去认真当观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