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多参加比赛还是认真学习?( 三 )


最后我们简单说一说综合素质提升 。学生需要提高哪些素质,这些学生自己必须心里有数 。比如口头表达、公文写作、沟通技巧等等 。但必须说明,这些能力的强弱绝不是学生自己说了算的,一定要做,只有真正做过才能明白不足 。我这里经常遇到本科甚至博士公文写作能力很差,基本语言不通顺,格式不恰当,他们可能会写出高水平论文,却连一个请假条都不会写,这就是硬伤,是将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大影响的硬伤,所以一定要去做,不要只做空想者 。了解了自身不足,再有针对性的参加活动,以弥补自己的短板,这样才能使整个大学生活多彩而有意义 。
以上仅为个人愚见,欢迎指证 。
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待比赛 。
一个方面是看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水平 。如果自己不是很喜欢,自己能力也不很突出 。就不要去参加了,真的浪费时间 。
二个方面是看比赛对你的专业和专业相关的能力有没有助力 。如果有,去参加并尽力取得好名次 。如果没有,参照第一点 。
最后,说一下学习 。专业一定要学好 。其它科你学好学差随便,保证不挂科 。
参加比赛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学习为主,比赛为辅!
我感觉是因人而异吧,每个人的基础水平都不一样,如果基础知识好点的可以多选择去社团,学生会,勤工俭学去多锻炼锻炼,培养一下自己的能力 。
如果你基础知识不是太好,就建议多学学习,少些参加活动 。
如果你喜欢创新创业,也可以乘势而为,依旧可以光芒万丈 。
以学习为主多参加比赛是认识自己到底多大能耐不比不知道自己深浅学的有多好多坏所以多学习比赛也不能少比赛才能发现自己那里不足所以比赛的目的就是多学习为了更好更多的提高自己
作为一名老学姐,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先说一下心态变化,高中跟大学差别还是很大的,高中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目的是为了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有一个好未来 。也有很多高中老师在不停的告诉自己的学生,上了大学就解放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之类的来激起学生努力向上的想法 。但当你真正上了大学,你会发现这些话是有些片面的 。在大学里是真的没有人管你了,全靠自律,你可以选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当期末考试的时候可能会后悔死 。但我也不是一味的强调让大家学习,我觉着在大学中你应该学会一种能力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平衡 。但我们来大学的目地本来就是为了学习,学习很重要,如果你好好学习,第一是不负自己来上大学的初心,学到了知识,第二,你可以拿奖学金,大家生活费基本上都是靠父母,你拿的奖学金多了可能你就不用为父母要钱,你能养活的了自己,能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地;你也可以用这些钱去学习一些新技能或者去旅行,多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 。(趁着学生票可以半价多出去走走)但有很多东西在课堂上你是学不到的,这就需要你去参加活动了 。第一是朋友,很多人到了社会上以后需要的人脉都是从大学时的朋友发展来的,所谓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就是这个意思 。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弥足珍贵的,而大学是你去寻找他们的一个契机 。第二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你和外界沟通交际的能力会逐渐提升,开始变得成熟 。第三你需要一些奖项,多参加一些竞赛之类的活动,你的知识面不仅可以拓宽,如果获得奖项简历会很有吸引人,对自己以后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多参加活动和多学习都是一样重要的,这些都能给让你学习到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但我侧重多学习一些,毕竟专业知识是很重要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