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意念(调心) 练功时要逐步做到精神安宁、注意力集中,精神内守入静是气功最基本的功夫,入静愈好,效果愈佳,反之则差 。所谓入静是指一种清醒状态下的安静,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或意守身体某一部位,如“丹田”、“涌泉”;或默念某一词或数,如默念“松”、“静”,使心神不乱,杂念不生,心情舒畅,舒适入静 。入静较深时,也即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 。在练放松功的过程中,每当一步步地注意放松时,也就是使注意力逐步集中到身体方面的时候 。然后在身体放松的基础上,轻轻地注意身体某一部位 。通常注意的部位是“丹田”(指下丹田关元穴,脐下3寸,腹正中线小腹部处) 。
5.放松方法 采用逐步放松来诱导入静,用自然呼吸法来调息,从头到足,从上到下逐步放松 。一般采用三线放松法 。
第一线:从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前臂→两手→两手指 。
第二线:从头顶→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两小腿前→两足背→两足脚趾 。
第三线:头后部→颈项→背部→腰部→双臀部→两大腿后部→两小腿后部→足跟→足底(涌泉穴) 。
按上述放松三线法,反复放松三遍,就可感到轻松安静了 。如果感到身体某一部位没有放松,不必急躁,在此部位再放松一下,或任其自然,不必介意 。然后在自然呼吸基础上,在每一次呼吸中,吸气时想静,呼气时想松 。如此练功十余次,然后再把意念完全集中到丹田处(养功)片刻,再练功默念“静”、“松” 。如此循环进行,这种方法叫练养相间 。
可使身体放松、心平气和、杂念排除,达到入静境界 。俟练到能达到放松状态时,可练腹式呼吸,先顺呼吸,以后练逆呼吸 。按要领练习,逐步达到腹部减肥的效果 。
6.练功结束(收功) 气功结束时要慢慢地活动起来,先睁开眼睛,然后搓一搓手,做几节动功,这样更加能使头脑清醒,动作灵活 。
7.练功时间和次数 一般气功锻炼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安排在什么时间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一般在早上、下午或晚上临睡前,关键在于认真、坚持 。
8.有关练气功中的注意事项
(1)练功时先摆好姿势,并检查一下身体各部位是否自然、放松 。如姿势不自然,应纠正之 。
(2)对一些不易放松的部位,在功前准备工作中,可先做一些自我按摩 。
(3)练功时呼吸要自然、平稳、柔和 。往往在初练时如感到呼吸不畅,可以轻轻开口呼吸几次 。
(4)思想入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在练功时要注意不要过分硬练,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
(5)练气功必须要有信心、决心、耐心与恒心 。
(6)练功中如有突然巨响发生,不要惊吓,可先开目镇静一下,继续练功 。
(7)练功中如感到某些部位有些温暖,麻电样、酸胀或沉重等感觉,这是练功中常见的反应,任其自然,不要由于注意这些感觉而中断练功 。
(8)练功后感觉头脑清醒、精神舒畅、手脚温暖、四肢轻松等,这是练功效应现象,说明气功已经发挥作用 。
(9)学习气功,必须有医师或专家指导,方能迅速收到效果 。
第一线:从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前臂→两手→两手指 。
第二线:从头顶→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两小腿前→两足背→两足脚趾 。
第三线:头后部→颈项→背部→腰部→双臀部→两大腿后部→两小腿后部→足跟→足底(涌泉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