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六月立秋晚不收,七月立秋早晚收”是什么意思?( 三 )


其实,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农谚是根据不同地区地域的气候差异总结而来的,任何谚语并不是说在我国所有的地区适用,只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适用 。这句“六月立秋晚不收,七月立秋早晚收”,则主要是在华北地区适用 。这里的“六月、七月”,指的是农民们所说的阴历的“六月、七月”,如果立秋时间是在“农历的六月”,那么根据以往人们的经验总结,六月立秋属于早立秋,立秋后的天气中午虽然说还会很热,但却能明显的感觉到一早一晚的天气会变得凉爽,而这样的气候对华北地区的种植的农作物是不利的,因为华北区域一年是种植两茬作物,主要是冬小麦和夏玉米 。
夏玉米的播种时间是在小麦收获后,所以是属于晚播植物 。六月立秋,早晚温度的差异是不适合夏玉米的灌浆,玉米是要讲究在生长期间要有一个积温的农作物,这个积温指的是从播种到收获的时候历经温度较高的累积时间 。立秋在6月里面时,哪些播种比较晚的地块玉米,由于气温凉爽积温不足,耽误了生长,到了玉米十月份该成熟的时候,它还在青穗期,这世间收获就会直接影响了晚茬作物的收成 。所以这也就是六月立秋晚不收的说法 。
反之,如果在七月份立秋,那么在玉米等晚茬作物生长期内温度相对的会平稳持续较高一段时间,这样的温度适合作物快速生长 。这样,在秋收的时候,晚茬作物就能因生长发育事件充足而籽粒饱满,相对的就会有个好收成 。晚茬作物都能收成了,那么哪些早播种的作物也几天更会因温度适宜生长而有个很好的收成 。
今年2019年的立秋日期是在阳历的8月8号,农历的7月初八,按照农历纪年历法算,那么今年应该属于晚立秋,相对的立秋后炎热时间还会持续一些日子,这对于作物生长来说可是一个好的结果,期盼今年的秋作物会有一个好的收成,能卖上一个好价钱,给我们艰辛劳作的农民们一个好的回报 。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2019年的下半年,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还没做得多少事情便到了下半年 。只能感叹时间如同流水一样,稍不注意就瞬间流走 。具体来说,现在距离立秋时间还有一个多月,作为农村人来说也是充满着期待,因为每到立秋时节,就是一年中的收获时节 。
这个字面意思就是如果今年立秋在农历六月的话,那么今年农民收成将会不太理想,不能达到大丰收的预期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就是在大暑节气以后的下一个节气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然后就到处暑了 。立秋时节也是农民们一年中最期待的收获,不管是蔬菜粮食在这个时候已经逐渐开始收获了 。特别是以前农村大部分都是以种植农作物为生的人们而言,人们更加关注这一天节气的到来 。
这句话意思就是如果今年立秋在农历7月当中,那么今年无论农作物成熟的早晚,都会实现大丰收 。从今年来看,今年立秋时间是2019年08月08日,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八 。正好是农历七月初,按照农村老话,今年农作物将会实现大丰收 。这样的老话虽然现在看来没有多大根据,但是都是农民通过长期生活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在生活中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
今年整体时候还是比较好了,而且今年夏季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恶劣气候现象也比较少 。没有多久,到了今年7月12日就马上进入三伏天气中的初伏阶段了,也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的开始 。而这种时候将会持续到立秋以后 。虽然立秋到来,但是这时候天气依然比较炎热,“秋老虎”让人感觉到好像不是秋天 。其实每年立秋到来以后还处于三伏天的末伏阶段,天气依然炎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