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动辄以「国人喜欢如何如何」提问·你不够资格【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大型小轿车难道真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在讨论汽车尺寸与空间的时候,总会有些偏爱欧洲或日本产的小微型车的用户,提出「国人喜欢大空间汽车是不是不懂车」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这样的发问实在是没有营养且比较可恶,其个人观点或小范围讨论出的观点,有什么资格以“国人如何”来质疑呢?
而且喜欢大型车辆不是懂或不懂车的问题,从文化角度分析,四大古文明都有大量对“高大”的崇拜;从山川江河到生物植物,其实所有文明的共同点都是有对大的崇拜 。具体到汽车领域则很容易分析,欧、美、日、韩和已经汽车工业已经崛起的中国,高端车似乎都不小哦,咱们来看一组图集吧 。
图1:以Kcar见长的日系车企有丰田陆巡或日产途乐之流 。
图2:法系车以小微型车见长但也有DS9这样的中大型车 。
图3:德系车也有一些小微型车然而7系、A8和迈巴赫是假的吗?
图4:英系车有MINI这样的小且个性的车但二世选择的都是大家伙 。
图5:美系车流行车型为价格超过大部分中大型轿车的全尺寸皮卡 。
选择性无视与歪曲解读很恶心!
很多所谓的汽车爱好者认为自己喜欢的外国品牌的小车是一种文化,由于是外国汽车则应当是“先进的汽车文化”,其实这些都是屁话;不论来自欧美还是日韩的高端汽车都是中大型车,即便是韩国现代汽车也有捷尼赛思这样的大车品牌,这也再次印证了不同文化体系中都存在对“大”的崇拜的说法 。这就像拿破仑不会选择一批老瘦马,武圣关羽也得骑赤兔,这些都是“大文化”崇拜的体现 。
还能说只有中国人喜欢大汽车吗?其实只要在预算允许的前提下,除了跑车的空间小一些可以接受,正常的选项都会是大型车 。
MINI、Kcar、PSA的小微型车是如何诞生的呢?
不要认为欧洲和日本流行微型车代表先进,这绝对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比如英系汽车品牌MINI,该品牌打造出的微车不是定位高端的,而是为了打造一个面向普通个人用户市场的走量车 。在推出MINI之前的英国汽车品牌没有中低端车,不论劳斯莱斯、宾利、捷豹、罗浮、MG、马丁等品牌都只打造贵族车,包括现在属于上汽的MG曾经也是只造跑车的,罗浮则是制造豪华轿车 。
英国没有一般认为的“平民车”,这必然会打来问题;所以也才会打造出MINI这个低端品牌,但奈何品质不高而最终被宝马收购,剩下的前提英系品牌除摩根以外全数被其他国家的车企收购,英国的汽车工业失败了 。
PSA、欧宝、大众等品牌打造的小微型车也是面向低端市场,原因很简单,以英德法等国为参考,其车辆的检测周期短、检测成本高、检测项目多且非常严格;车辆还要以排量或测试量为参考加上CO2排放的处理成本费用,排量越大费用越高,而且高的比较夸张 。然而包括PSA与德国等多个知名欧系车企都有非常严重且可能已经持续很久的油耗和排放数据作假的问题,车辆很可能五六年就无法通过检测或承担非常高的成本,结果是换车周期就这么短 。
所以在欧洲流行的主要是一些价格低廉的小微型车,只是选择这些车也是出于无奈;如果在欧洲车市有向北美车市和国内车市一样的宽松的用车标准,同时有价格悬殊很小或重合的A/B/C级车可选,疯了才会选择这些小车 。
日本的Kcar全球知名但是只能在日本的本土车市热销,其次也只有印度车市还能接受这些车,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这些车的使用体验比欧系的小微型车还要差 。噪音、振动和狭小的空间让驾驶和乘坐感受都变得很糟糕,可是在其本土为什么还能有不错的销量呢?原因在于补贴和限制,补贴是购买Kcar可以减税或免税;限制则是有些日本城市购买汽车需要先有车位,否则不具备购车资格,但是购买Kcar就不需要了 。
- 为什么有些中医大师不主张中药提纯?
- 在中国的传统结婚宴席里,什么菜是必须有的?
- 为什么夏天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冬天夜里时间长白天时间短,地球转动快慢变得吗?
- 人人都能做到的减肥小运动
- 小动作教你神速减肥
- 录取通知书为什么不能晒朋友圈
- 南方肉馅包子,面为什么做成甜的呢?
- 为什么中国铁路以不盈利为理由大量停运普速慢车和关闭沿线小站,而中国邮政却没有停掉偏远地区的亏本邮路?
- 为什么有人说百慕大三角谜团是个骗局?
- 明孝宗为什么被明朝人称为千古一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