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楼市指标改革后,还需保障民众“理解到位”( 四 )

当然 , 即使是改进后的平均指标 , 也存在着不能完全利用数据或者现实可行性差等问题 , 但这并不影响平均值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 对他们而言 , 直观的绝对值数字更加具有说服力 。 因此 , 虽然指数类指标具有良好的趋势可比性 , 但其大众理解度和可接受度远不及平均值类指标 , 不合乎大众的“口味” , 民众更关心的显然是指数背后数值化的房价 。

指数类数据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常识 , 虽然从长远来看 ,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 , 此类经济指标相对而言更为科学合理 , 但就目前而言 , 许多购房人群并不属于高等教育普及一代 , 因此该指标和大众的可接受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配 。

不过笔者认为 ,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 这种“超时代”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是合理的 。 因此 , 即使指标类数据目前不太可能被民众迅速接受 , 但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规范和完善 , 此指标的沿用或将不断被其他区域所采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