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只负责课本上的教学,这种说法对吗?你有什么想法?( 二 )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国家教育部对比也特别重视 。学生的学习不能读死书,不能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立足于课本进行有效的创新 。
一个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无论是现在的在校学习,还是未来步入社会工作,对其都会有很重要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老师立足于课本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牢固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思维发散的加以引导 。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老师也带领学生在创新中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真正发挥了老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
如果老师只负责课本教学,那么就会很限制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范围,得不到有效的在其他知识点方面的创新能力锻炼 。进而会导致学生又回到传统教育模式,采取题海战术,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考取高分而读书 。
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而且还需要总结归纳能力!总结能力也就是学会对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能够有效的总结、对每次考试能够总结得失分数的原因等 。
学生具备了这方面的总结能力,能够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有目标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而总结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老师立足于课本教学,在教学大纲的引领下,以课本教学为基础 。
老师立足于课本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互动的同时需要有培养学生对知识点总结能力的培养 。比如本节课所讲知识点,邀请学生对其所掌握的情况进行阐述 。老师从总结中即可以知晓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还可以培养锻炼学生总结能力,还可以在课后有效的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便于提升 。
如果老师只负责课本教学,没有意识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首先老师是不能准确知晓学生学习状况,其次老师是不能有效反思教学方法的,最后会教育教学的内容 。
学校教育只负责课本知识的教学,不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总结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 。最终也达不到学校老师有效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大家好我是被忽视的小草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的
我说说我的看法吧,现在虽然比较注重课本教学,但是学校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很注重学生(德育、智育)全身心的发展 。
我儿子也是刚上小学一年级,虽然我儿子也不是班级里最差的,同时也不是最好 。儿子班上经常有那么两三个同学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时候,儿子的班主任就会在班群里说这样的话“我知道每个人的手掌上的手指各有不同的长度,但我会一样对待的”我很赞同老师这样的做法 。还有就是班主任经常发同学的课间操、上课、下课等等的一些视频和照片,从这里看出我儿子的老师是个挺负责任的老师 。
不能说自己孩子考试不及格就全是老师的责任的,为什么同样的老师,上同样的课,有一些同学就学得那么好,而你的孩子就不及格,难道不应该咨询一下老师孩子在学校怎么样,再总结 。现在都是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好学生孩子 。
不能这样讲 。老师不仅要教书,还有育人的责任 。立德树人是学校办学的宗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 。这是我们70后那个年代所接受的教育,这个认知也能过时吗?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假大空的政治口号,而且这个职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况且,学生读书学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共同成长,记得关注我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