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能否成功减肥更多在于是否科学跑步,而跑步科学的呼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确掌握跑步时的呼吸方法,是练好中长跑的重要一环,也是掌握中长跑的跑步节奏以及节省体力 。
跑步时的呼吸方法:
人在跑步时,人体所需氧气需要量随着跑步速度加大而相应增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加快呼吸频率和增加呼吸深度 。但是,呼吸频率的加快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最有效的范围是每分钟35~40次 。如每分钟最高达到60次,平均一秒钟就要进行一次呼气和吸气,这样势必使呼吸变浅,换气量减少,影响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浓度降低 。
注意呼吸节奏均匀 。跑步时,有意识地把双脚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协调起来,一般来说,根据自己体力状况和跑步速度变化,可以采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当呼吸节奏与跑步节奏相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浅和节奏紊乱,对加深呼吸的深度极为有利 。同时还可减轻呼吸肌的疲劳感和减轻跑步中“极点”出现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
跑步时采用鼻子吸气 。跑步时采用鼻子呼吸并与跑步节奏相协调,能满足体内氧气要求 。随着跑步距离和强度加大,氧气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气和呼气时要做到慢、细、长,嘴微张呼气,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气 。跑步时呼吸急促,感气憋不畅时,是由于呼气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占据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气的吸入 。要想加大呼气量,就用口呼气,并有意识加大呼气的量和呼出的时间 。
呼吸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人体的氧气需求与排除体内多余的废气 。人体安静休息时,每分钟约呼吸10至12次,每次呼吸的量约 500ml,也就是说,人体在安静时的每分钟呼吸交换量约5至6公升 。尽管每分钟吸入体内的氧气多达1000至1200ml,但是70公斤成人每分钟使用的氧气则只有 300ml左右 。人体最大运动时的换气量可以达每分钟 100公升,但是人体的最大氧气摄取量 则只有每分钟3000ml 。这种呼吸交换量增加,氧气使用率反而降低的现象,似乎说明了呼吸并不是人体耐力运动表现的主要限制因素 。
尽管呼吸的氧气交换量比身体组织的氧气交换量还多,但是对於呼吸循环系统而言,不管是肺部的气体交换、心跳率、心脏每跳输出量、人体的血流分布或静脉的回流等,都不是可以由意识控制的人体运动生理变项 。唯有运动时的呼吸方式,才是可以由意识控制的运动生理反应,因此,适当了解跑步时的正确呼吸概念,也是相当有帮助的运动生理知识 。
1.跑步速度与呼吸交换量
【科学的跑步呼吸方法】经常有人提出跑步时,随著步伐「2吸1呼」、「2吸2呼」或其它节奏调整的呼吸频率概念 。这种不考虑呼吸交换量大小的原则性说词,是相当错误的跑步呼吸调节概念 。事实上,跑步的快慢与呼吸交换量成正比 。人体在不同速度下跑步时,每分钟的呼吸交换量可能相差达10倍以上,尽管跑步步伐的快慢也会改变呼吸的次数,但是,绝对不要以为单一个呼吸节奏,就可以完全代表跑步的呼吸调节 。人体跑步时的呼吸调节会受到跑步速度的显著影响,尽管两人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跑步,两人的最佳呼吸节奏也会有所差异 。2.影响肺部气体交换量的因素 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受到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与死腔大小的影响,因此,到底跑步时要增加呼吸的频率或深度,做为运动时增加呼吸交换量的依据?这个问题的解释与死腔大小有关 。所谓死腔代表人体口、鼻、咽喉、气管与支气管等气体通路,当吸入的空气通过这些空间时,会保留下死腔大小的空气量,不会进入肺部进行气 体交换,因此,尽管安静休息时的每次呼吸量约 500ml,但是真正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空气量只有 350ml,如果以每分钟10次的呼吸次数计算,人体安静休息时的真正肺部气体交换只有3500ml 。增加呼吸的深度,可以显著降低死腔的影响,达成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的目的 。特别是随著跑步速度的增快,死腔也会显著增加,如果只以呼吸频率的改变来调节,那麼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就不会提升,不利跑步时的氧气增加需求 。3.以口或鼻呼吸 如何增加呼吸的深度?是进行跑步呼吸调节的重点 。基本上来说,当跑步的速度不是很快,人体的氧气需求量还不高时,以鼻吸气、口吐气的方式,可以获得比较自然的换气调节 。此时跑者应尽可能增加鼻子的吸气深度、降低呼吸的频率,以便获得较佳的肺部气体交换效率 。当跑步的速度加快后,吸气的深度可以再增加,呼吸的频率也会慢慢提升,若以鼻子吸气的节奏无法达成肺部气体交换的需求时,表示跑步的速度已经太快,此时放慢跑步的速度,显然比调节呼吸深度或频率还来的重要。4.胸式或腹式呼吸 以肋骨与胸骨上提扩张胸腔,达成气体进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称为胸式呼吸 。肋骨与胸骨不动,以横隔膜下缩造成胸腔扩张,达成气体进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称为腹式呼吸 。事实上,腹式呼吸就是所谓「气入丹田」的呼吸调节方式,也是达成增加呼吸深度的有效手段 。跑步时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来调节,可以显著提升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 。跑步前要做准备活动 。人体各内脏器官及四肢从相对静止状态到较紧张活动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因此,人在进行跑步前同样要作适当的准备活动,使机体生理机能能够在动的情况下协调地工作 。如果跑前不做准备活动,长跑时往往会发生关节韧带、肌腱扭伤 。特别是一起身就进行紧张的跑步,更易发生 。跑步前一般可做以下几节准备活动: 站立,两手叉腰,交替活动踝关节; 半蹲,两手扶膝活动膝关节; 两腿交替高抬腿,活动髋关节; 两手叉腰旋腰,活动腰部; 一手扶持,依次前后踢腿、活动髋、膝关节; 前后弓箭步压腿;左右压腿,牵扯腿部韧带; 上体前后屈以及上肢的轻微活动等 。
- 初中女子跑步技巧
- 美国花样百出,科技股再次受创!A股假六连阳,主线方向在哪里?
- 每周锻炼几次好
- 减肥_跑步正确姿势
- 跑步中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处理
- 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计入什么科目 销售产品时销项税额计入成本吗?
- 拉普拉斯为什么是将上帝赶出宇宙的人。为什么称齐奥尔科夫斯基为“航天之父”?
- 跑步前喝什么可以加速燃脂 跑完步喝什么能加速脂肪燃烧?
-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为何是曼施坦因的巅峰之战?
- 国防科技大学招生条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