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怎么定义,如何避免家庭冷暴力?( 二 )


这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呢?两件事儿吧:
在这两个经历中,不难看出,其实大部分造成夫妻吵架或冷暴力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几点:
尤其是最后一点,自那次之后,我就几乎每天都有生气的时候,恨自己怎么那么笨,身为一家之主,却连给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一个家这种理所当然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其实,能解决问题,就根本不用冷暴力或者争吵了罢 。
只盯着问题的表面找答案,得到的往往只是最肤浅的结论 。尽管一些例如注意沟通技巧、主动聆听、主动认错,放下姿态等建议已经是不错的方法论,但并不高级,真正高级的是这个:
培养自己做出主动选择的意愿和能力,持续学习并践行,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说到这里,总结下来,倒也简单了,夫妻间避免或逐步减少冷暴力频率的方法论无非就是:
当双方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立场接近的时候,就会发现真的没什么可吵的了,就算想冷暴力也不是那么轻易冷得起来,就算偶尔情绪不好,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自然也会懂得如何处理 。并且,当自己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时候,一旦出现了状况,都忙着去解决问题了,哪还有时间跟你冷暴力啊 。
最后说一下,很多人懂得了道理,但却无法改善现状,无非就是少做了一个步骤:
践行,就是行动与实践 。
道理懂了,就去做,做到了,才是践行,做不到,没用 。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现象,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非常爱学习,相信看到了篇文章的朋友也会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但是,有的人通过了学习,切切实实地改善了自身,而有的人却一直只是在学习 。
开门见山,先上冷暴力的定义吧——冷暴力也是暴力的一种典型门类,它的形式一般是心理上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手段上通过暗示威胁、语言攻击、经济和性方面的控制等方式,从而达到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的目的 。而在婚姻生活里,这种冷暴力大多会表现为对配偶采取漠不关心、甚至闭门不见,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怠于做家务,不支付生活费用等行为 。
提到家庭暴力,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一定是老师经典的银屏形象,并且立马会将家暴与男人、丈夫这些词汇联系起来 。事实上,冷暴力所带来的精神摧残,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比肉体的伤害更加可怕 。首先,婚姻双方一定是会生活在没有温度的家庭环境中,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拳打脚踢等恶性伤害;其次,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基本上就离胆小、自闭、自卑这些性格缺陷不远了;再次,长时间充斥委屈感、被控制感的那一方,心理上往往会变得脆弱易激动,容易引发抑郁症、分裂症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
首先应当在步入婚姻之前,认真权衡比较,对方是不是那个你愿意陪伴终身的人,如果发现虽然情投意合,但有些价值观念存在极大的分歧和不统一,或者生活习惯完全不在一个频率上时,建议谨慎再谨慎,因为一旦共同生活,喜欢的你会越来越喜欢,而反感的只会越来越反感,相信小生这句话 。
其次,还是提高个人的修养,这是整治的根本所在 。当你的境界和格局从根本上提高了,也许一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还真的就不会在你们两人之间形成绊脚石了 。当绝大部分时间都云淡风轻的时候,水到渠成的幸福也就悄然到来了 。
再次,需要打破常规的沟通方式 。有的时候,冷暴力的产生不一定是主观故意,而是碍于脸面也好,薄于情分也好,双方只是欠一个契机来彼此谅解 。那么可以采用换种方式沟通的办法,比如给他写个卡片,发个邮件之类,把话说清,把理捋顺,双方可能也就能及时言归于好 。此时孩子也是一个特别合适的纽带,可能一句“爸爸不生气了,妈妈让我抱抱你”之类暖心的话,就会成为最好的融冰利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