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上四年级了,学习也挻好就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目无师长,如何教育呢?( 五 )


2、小事纠错
抓好养成教育 , 必须从小事抓起 , 从细节入手 , 细化养成要求 , 规范日常行为 , 从孩子文明礼仪 , 不大声喧哗 , 不说脏话 , 不乱扔纸屑果皮 , 勤洗脸洗手 , 不追逐打闹 , 爱护花草树木 , 拾到东西主动交公等方面抓起 。良好的道德素质 , 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上 , 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养成的 。尤其教导孩子 , 礼貌待人 , 学会尊重别人 , 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
《三字经》告诉我们 , 亲师友 , 习礼仪 。这就是千百年来对孩子养成教育的最好诠释 。
希望能帮助到您 , 或者您有更妙的育儿经验提出来一起交流 。敬请关注@大洲的街区
我是一名围棋老师 , 我虽然是课外兴趣老师 , 但我的学生里也有这样的学生 。
基本上 , 我深入了解下来之后 , 都是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问题 , 我称之为:隐形宠溺 。
什么意思呢 , 就是家长表面上很严厉 , 每每和老师说让老师严厉点什么什么没关系的 。但他们在家里 , 是属于“被小孩的任性绑架的”家长群体 。
比方说 , 我有一个家长朋友 , 小孩子不爱学习 , 他们就以“物质、娱乐奖励”等利诱小孩子去学习和其他行为 , 久而久之 , 小孩子就变成了——你们不给我想要的 , 我就不努力学习 。最终的结果就是 , 学习努力变成了家长和老师的事 。而这样的我就称之为“隐形宠溺” , 看上去家长一副对教育极度重视的样子 , 实际上是另一种毫无底线的宠爱 。这样的小朋友一般在遵守规则 , 道德美德上是有很大问题得 。
一般这样的小朋友 , 到了初中 , 由于久而久之养成的坏习惯 , 致使“刺激度”不够 , 欲壑难填 , 最终无法坚持学习和深造 。
而这样的家庭里的家长 , 都有一个很有意思得现象——一直催促着老师去对自己得孩子严厉严厉再严厉 , 总是希望老师扮演“坏人的角色” , 在他们心中 , 孩子对父母的爱建立在物质奖励基础上 , 他们心中出现了一种希望周围人是“坏人” , 让孩子的心回归父母的一种病态的心理 。
首先造成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 , 目无师长的原因是什么?先找出来 。然后再改变 。
其次 , 怎么改 。家长和老师一起管才行 。学校里 , 让老师好好管 ,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老师的是非 , 如果想说什么 , 可以私底下找老师说 。家长要尊敬老师 , 孩子看到了才会尊敬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 在孩子心里建立起尊敬老师的心理 。让孩子尊师重教 。
总之 , 家长和学校一起合作 , 把孩子教育好 , 这是共同的心愿 。家长要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换位思考思考 , 好好共同管理孩子 。
一个人的成败不是由成绩决定的 , 用成绩论英雄那可能会害了不少人 。圣人说 , 修身先修德 。没有道德品质的人有人喜欢吗?没德就会让人敬而远之 , 那么他离被孤立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
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 有个学生成绩非常好 , 又能言善辩 , 在班上是佼佼者 。总是得到老师的赞美 , 同学们羡慕的眼光 。因此在班上特别专横跋扈 , 常常欺压其他同学 , 这样的习惯形成后就发生了一件事情 , 就是跟同学抢钱 , 小同学才二年级啊 , 如果再大一点还能管得住吗?因此成绩的好坏不能完全拿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修身先修德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