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的时候,四川人就爱辣吗?( 二 )


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 。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土苗用以代盐”,辣椒甚至起到了盐的作用 。湖南人吃辣的习惯,是到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之间才养成的 。据清代末年《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湘鄂人)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瞧瞧,那时候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经成性,连汤里头都要放辣椒了 。无怪乎有民谣说,辣椒是穷人的油盐 。
四川人吃上辣椒的时间和湖南差不多 。清代末年傅崇矩《成都通览》记载,当时成都各种菜肴达1328种之多,辣椒已经成为川菜中主要的作料之一,徐心余《蜀游闻见录》就说了:“惟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 。湘、川妹子无辣不欢,大概就是那时候开始的吧 。
那么问题来了,辣椒传入我国之前,四川、湖南人民吃什么?
原来,最早的川人不吃辣,反而与江浙一带一样喜欢甜食 。不过,我们的老祖先也确实是喜欢重口味的,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就有了各种辛香料,茱萸啊姜啊芥末啊大蒜啊花椒啊等等 。比如先秦时代,便有了花椒的使用记载,《诗·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逝,越以酸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无辣不欢,真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悠久的口味偏好啊 。
宋朝人把爽口的辣味分成两种:芥辣和姜辣,据载,临安早市上经常会有人叫卖姜辣羹,就是用鱼头、鱼尾和大量姜末熬制的鱼汤,姜辣和鱼鲜相得益彰 。
以辣出名的湘菜和川菜,放在古代还是以辣出名吗?宋朝没有湘菜,但川菜已经有了,并且和现代一样以麻辣为特点,因为里面放了很多胡椒和姜末 。
在辣椒出现之前,大中华能够提供辣味的食材有:葱、姜、蒜、胡椒、韭菜、茱萸、芥末、芥菜……如果范围缩小到宋朝,他们吃的辣主要来自生姜、胡椒、芥末和芥菜 。
四川人为什么特别爱吃辣椒,可以说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爱吃辣椒的饮食习惯形成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地理和气候因素;
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 。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 。贵州地处山区,雨多潮湿寒冷, 以前常听到这样两句话一是“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四川的下雨象过冬 。”二是“四川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 。”这两句话里反映出了四川的雨多,而且下雨时特别阴冷,空气湿度大,生活在四川而又在北方度过冬天的人都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北方天再冷,风再大,只要是穿好衣服,带好围巾就不会感觉到冷了,但是在四川总是会觉得是从身体里面往外冷,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去湿 。这是因为辣椒中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每到吃饭时吃点辣椒,吃了辣椒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张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加速,汗腺张开,全身冒汗,身上的寒气湿气就被驱赶出体内,全身就会感觉到热乎乎的 。这就是从医学角度来说的辣椒具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
二,历史因素;
【在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的时候,四川人就爱辣吗?】俗话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四川地处山区,山高路险,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缺油少盐,劳动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饭菜缺油少盐,难以下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以解决油盐不足的难题.酸就是酸汤,辣就是辣椒,长此以往,经常食用辣椒,能吃辣椒,爱吃辣椒也就成其为一种特殊的饮食习惯.四川人日常生活中的”油盐柴米酱醋茶”也就多出了两样东西那就是辣椒和酸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