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 , 原治胸中瘀血 , 阻碍气机 , 兼见肝郁气滞之瘀血证 。女科之瘀血在下焦者 , 尤为合适 。本方系桃红四物汤以生地易熟地 , 赤芍易白芍 , 再加柴胡、桔梗、枳壳、牛膝、甘草而成 。其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通血脉 , 引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 , 升达清阳;当归养血润燥 , 祛瘀而不伤阴;加入丹参、香附可增强活血化瘀 , 行气消滞之功 。
服法:水煎分服 , 每日1剂 。
加减:偏于气滞者 , 加广郁金10g , 青陈皮各6g;夹有郁火者 , 加丹皮、山栀各9g;偏于血瘀者 , 加莪术9g 。
3.痰湿内阻证
证候:面部黄褐斑 , 胸胁支满 , 头晕目眩 , 呕吐清水痰涎 , 脘部有振水音 , 小便偏少 , 形体肥胖 , 或素盛今瘦 , 月经大多后期 , 舌质淡苔腻 , 脉弦滑 。
分析:痰湿中阻 , 饮渍于上 , 生为斑黑;气机受阻 , 升降失常 , 故胸胁支满 , 呕吐清水痰涎 , 脘部有振水音 , 月经后期;痰湿为患 , 津液输布失常 , 故小便偏少 , 形体肥胖;痰浊内阻 , 清阳不升 , 湿浊上犯 , 故头晕目眩;舌质淡苔腻 , 脉弦滑为痰湿内阻之象 。
基本治法:健脾补肾 , 温阳化痰 。
方药运用:苓桂术甘汤(《伤寒论》)加减 。
炙桂枝10g , 苍白术、茯苓各12g , 陈皮6g , 制半夏5g , 泽泻9g , 生姜6g , 仙灵脾9g , 仙茅6g , 薏苡仁15g 。
王邈达在《汉方简义》中说:“用淡渗之茯苓为君 , 选通降其依附之水饮;辛温之桂枝 , 以补助其被残之阳气;更用气温味甘兼苦辛之白术 , 甘能补中 , 苦能降逆 , 辛能散寒 , 以扶正祛邪;甘平之甘草 , 更固守其中 。”仙灵脾、仙茅助苍术、半夏、泽泻、生姜、陈皮、薏苡仁和中化痰 。
服法:水煎分服 , 每日1剂 。
加减:腰酸下肢冷者 , 加制附片5g , 肉桂(后下)3g;大便溏泄者 , 加砂仁(后下)5g , 炮姜6g , 六曲10g;烦躁乳胀者 , 加青皮6g , 荆芥6g , 娑罗子9g 。
4.肾阳虚衰证
证候:面部黄褐斑 , 头晕耳鸣 , 腰酸腿软 , 精神委靡 , 神疲乏力 , 四肢不温 , 经期错后或闭止 , 舌质淡胖 , 舌苔白滑 , 脉沉无力 。
分析:肾阳偏虚 , 温运不足 , 气血不畅 , 脉络失和 , 故面部生斑;肾阳虚损及肾阴精髓不足 , 故头晕耳鸣 , 腰酸腿软;阳气不足 , 温煦失职 , 故精神委靡 , 神疲乏力 , 四肢不温;阳气衰弱 , 气血生化不足 , 温行无力 , 故经期错后或闭止;舌质淡胖 , 舌苔白滑 , 脉沉无力均为阳虚之象 。
基本治法:温补肾阳 , 化凝散阴 。
方药运用: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
熟地12g , 肉桂(后下)5g , 制附片(先煎)6~10g , 鹿角胶(烊冲)10g , 枸杞子、巴戟天、怀山药、肉苁蓉、茯苓各10g 。
- 如何瘦腰腹?
- 显示桌面图标不见了如何恢复
- 怀孕3个半多月了,可是肚子还没有变化,自己也感觉不到什么,你们是什么感觉啊?
- 抖音极速版暑假欢乐涨现金如何玩?抖音极速版暑假欢乐涨现金攻略
- 如何做好怀孕的心理准备?
- 如何喝牛奶能缩小腰围
- 孕妇比较忌讳什么?
- 扶老人被讹,监控证明清白后,向老人索赔1万元,法院会如何判?
- 如何从饮食的源头防胖
- 2022年高考后大学入学如何跟室友相处 大学寝室怎么分配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