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有什么营养和价值,为何一直位居八珍之列?( 三 )


食用历史
鱼翅为古代八珍之一,八珍虽有好几个版本,但鱼翅总能占据一席,可见其在林林总总大美食中有巩固的地位 。最早食用鱼翅的人是渔民,渔民出售鲨鱼后,将鱼鳍留下自己食用,鱼商发现有利可图,收为商品出售,鱼翅才渐渐出现于宴席上 。至明代中期,鱼翅已为人们广泛食用,各类书籍对鱼翅的选料和烹制多有介绍 。《金瓶梅词话》中评价鱼翅为“珍馐美味”、“绝好下饭”;《明宫史》有明熹宗喜食用鱼翅、燕窝、蛤蜊和鲜虾等多种原料制作的“一品锅”的记载 。南方各地尤其将鱼翅视为珍贵烹饪原料,《本草纲目》记载:“(鲛鱼)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 。” 明熹宗之后到清代中期前无人在敢吃鱼翅 。这个是因为 。熹宗起年号天启,并且喜欢吃鱼翅,恰恰与唐代李白的一首诗符合 。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手望仙真 。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
当时的风水师认为鲨鱼为佛教护法神“摩羯” 。吃鱼翅是最不吉利的事情,而且熹宗起天启年号、喜鱼翅,寓意国破家亡,妻离子散、霉运连连 。所以明朝灭亡后一直到清中期前无人敢吃鱼翅,鱼翅也被排除八珍 。
捕捞过程
渔民在捕捞上一条鲨鱼后不论大小,都会在甲板上用电锯活生生地把鲨鱼的背鳍、两个胸鳍和一部分尾鳍割掉,然后将全身血流不止的鲨鱼扔回海中,因为船舱没那么大的地方装鲨鱼肉 。
这些鲨鱼身体被直接抛回海洋,沉入深海中,无法游动、无法觅食,痛、饿、血流不止,最后在深海死去 。在中国的餐饮业内,鱼翅的地位仍是难以撼动,很多酒楼都把最大的鱼翅,展示在大堂最醒目的地方,以作标榜 。
制造幕后
绝灭之灾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鱼翅进口国,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翅已不再是少数人特享,并且,根据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今天引用的一份调查报告,鱼翅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百分之七十,而且食用鱼翅正使全球鲨鱼种群遭遇绝灭之灾 。鲨鱼总数大幅减少——50年来下降了80%
因为鱼翅的价格甚高,近年吸引各地渔民争相在海中捕杀鲨鱼,引致海中生态出现不平衡,导致部分鲨鱼濒危 。由于鲨肉价值很低,因此鱼翅渔业者在扑鲨后,仅割下鲨鱼的鳍部分,便将鲨鱼抛回海中以保持更多的空间存放价值更高的鱼翅 。这些鲨鱼并不会立刻死亡,但会因失去游弋能力窒息而死,或者被其他鲨鱼捕食 。也正由于牵涉庞大的利益,该行业倍受有黑社会活动届入的指控,
生态平衡
大量捕杀海洋生态系统金字塔顶端的鲨鱼,会导致大量中小型鱼类因失去天敌而数量暴增,从而严重打乱整个海洋生态平衡 。
环境污染
7成左右的鱼翅被汞污染,如果大量食用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威胁 。鱼翅也并无特别的营养价值 。事实上,近几年来,因为工业废水不断地排入海洋,每年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高达两百万吨以上,使得海水中重金属含量较高,而鲨鱼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吞食了其他鱼类后,食物中的重金属也随之进入鲨鱼体内,积累下来,因此鲨鱼体内的重金属的含量会越来越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