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快小年了,你家乡的小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二 )


由于家家户户都有挂心灶神向玉皇大帝诉说家中过错的忧虑,因此有的乡村住户,祭灶神时还用酒糟涂灶门,谓之“醉司令” 。灶神醉了,当然不敢在玉帝面前乱说话 。但人们还是希望灶神能向上苍说好话,造福家门,故在灶上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
潮汕祭灶神的食俗除了吃“糯米糍”之外,还有甜棵、南糖、糖糕等,这些糖食都是祭灶不可或缺的食品 。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 。一家人到灶房,祀拜时,先烧三炷清香,然后跪下,口里念念有词,祈求司命公上天多说家门的好话,多降福到家门,在新的一年里能一切顺心、平安健康 。烧香完毕,就让司命公携带这些礼品上天 。
过年大扫除是潮汕地区的另一习俗 。送司命公上天后,各家各户就要清理室内卫生,进行大扫除,用竹叶、或榕叶、或甘蔗尾、或长扫把、或红花仙草,对家中天花板、墙壁角落进行清扫 。把家里的蛛丝、灰尘清理干净,把家具都清洁一遍,这一民俗寓意把一年来的晦气都清出去,迎接新春的到来 。
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民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咱们过完“小年”迎“大年”,在此祝各位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
坐标河北石家庄,小年还是比较好玩的,准备年货啊,开始准备包粽子、蒸年糕、做豆腐、炸麻花、猪肉蒸菜等等,小年后年味越来越足
小年,有些人家腊月二十三过,有些人家腊月二十四过 。
为什么呢?
一是讲究不同,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 。
二是,就算是在同一个村子里住着,也有过二十三的,也有过二十四的 。
这又是为什么呢?听老人说,老百姓都过腊月二十三,只有有了品级,或者,虽然是没有品级,但却被封了名号,如某某公、某某夫人等等,才能过二十四,否则,命里镇不住 。当然,这都是老话,也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了 。
过小年,主要就是吃饺子,敬灶王爷,自古就有灶王爷吃了家里的饺子之后,上天向玉帝汇报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以及下界人们的生活境况 。所以,为了让灶王爷上天以后说好话,别胡说话,给家里带来灾难,家家都要包饺子,让灶王爷吃好、吃饱了再上路,故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之说 。
过了小年,就正式进入过年的状态了,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当然,孩子的新衣服和压岁钱也是少不了的 。
我们国家的老百姓都是注重传统文化习俗的,这些习俗流传下去,就是一种民族的特色文化,值得传承,俗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留言,或者关注,共同学习探讨,
要想发,扫十八,想要有,扫十九 。腊月十八或十九这天,把家的房屋里里外外大清扫一遍,一来图个好口彩,二来干干净净过年 。
到了腊月二十三(姓时的过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祭灶王爷 。“早过祭灶,晚过年”,传说这天灶王爷上天去拜见玉皇大帝,把这家一年中所做所为如实向玉皇大帝禀报 。人们为巴结灶王爷上天时多说自家的好事,大清早的会在灶台上写上“灶王爷之神位”,并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放很多供品给灶神爷,点上蜡烛与供香,然后全家跪下来磕头,大人还会祷告一番,最后放一挂鞭炮送灶王爷上天去,灶王爷在除夕那天才回来 。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这天会打麦芽糖,很甜,很有嚼劲,并且容易粘牙,让灶神爷吃了,一时嚼不完,牙被粘住了,上天就不会多说话,乱说话了,现在没人会打麦芽糖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