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独特的徐州酒文化

谈到徐州文化中的酒,那有一句歇后语来形容徐州人喝酒就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那就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因为徐州有着独具特色的酒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徐州的酒文化吧!
一曰色,即酒之颜色,而非色情之色 。徐州人喜饮白酒,不饮白酒仿佛不叫饮酒 。啤酒,液体面包,多好的饮品,被徐州人嗤之以鼻地称为“啤茶” 。至于红酒,好像更是女性和老人的专利 。大老爷们就应该喝白酒,甚至有种论调“不喝白酒还算男人吗?”
二曰度,即酒之度数 。徐州人对低度白酒基本不屑一顾 。常听到徐州人在酒店里吆喝“老板,拿两瓶口子窖,要高度的 。”有的徐州人甚至专门喜欢喝“北京二锅头”、“老白干”一类的烈性酒 。这种烈性酒,一口下去,酒到之处,仿佛燃起一片火焰,善饮者却大呼过瘾 。
三曰量,即饮酒之数量 。小酌浅吟,不是徐州人喝酒的风格 。一场酒结束,徐州人总爱统计一下今日“战果”,如若平均每人不到七八两酒,参与战斗者是绝对不好意思往外说的 。因而,对于徐州人来说,能喝二三两白酒的量根本谈不上会喝酒,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徐州人偶尔喝啤酒,那也是要论“捆”论“箱”的计量 。能喝一两瓶啤酒的,只能叫凑凑热闹 。
四曰斗,即饮酒之争斗 。既要喝白酒,又要高度的,并且很在乎喝了多少,有了这三个特点,徐州人喝酒的过程可想而知是要充满火药味的 。徐州人在酒桌上的争斗真正到了年年斗、月月斗、天天斗、桌桌斗的程度 。都是自己人时“窝里斗”;双方对阵时,不要说了肯定是龙虎斗;如果接待外地客人,徐州人会立即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 。俗话说,“人是好人,酒不是好东西”,高度白酒要喝到一定的量,并非人人可以做到,即便是善饮的徐州人,也不是人人都情愿这么喝的 。之所以每每能创造“不俗”的战果,全然是徐州人劝人喝酒的规矩使然 。
言归正传 。本人酒风虽正,但酒量很小,所以能从容对付外地人,凭借的秘密武器,就是我们徐州的劝酒规矩 。“凡是我们拥护的,外地人就要反对”,外地人来徐州之所以“谈酒色变”,惧怕的不是喝酒,甚至也不怕喝白酒,主要是惧怕徐州人的劝酒规矩 。
据本人观察,徐州人的劝酒规矩令客人颇有微词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排在头一位的是“端酒” 。徐州人给客人端酒,自己却不喝,还美其名曰“对客人表示尊重” 。遗憾的是,我遇到的所有客人都不领这个情,都对这种“不平等条约”提出抗议 。抗议归抗议,客人势单力薄,而且“吃人家的嘴软”,只好忍气吞声把“尊重”喝下去 。
也有就这个规矩跟徐州人较真的 。本人就遇到过一位:有次接待一个来大陆投资办厂的香港人 。这位先生愣是不喝给他端的酒 。他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反复质问我们:“第一,给我端酒我可以喝,你们为什么不喝?第二,如果说表示尊重,那么尊重应该是相互的,我来给诸位一一端酒,可是按照你们的规矩只能主人尊重客人,客人不能尊重主人,这个道理讲不通嘛!”,纠缠了十多分钟,一杯酒也没有端成 。宴会结束后,我们徐州人对这位客商的评价是三个字“不上路” 。
其次是规矩不说清楚,请君入瓮,自讨酒吃 。最典型的要数“站着喝不算”这个规矩了 。常见的情形是,我方敬酒人站起来,敬客人一杯酒,客人出于礼貌也跟着站起来,而且为了表示诚意往往一饮而尽 。另客人意想不到的是“站着喝不算”,更何况我们徐州人在酒场上绝对是一致对外的,大家都说确实有这个规矩,客人只好认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