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孩子怕冷,手脚冰凉,一直抖动,牙齿打颤,这是怎么回事?”
“大夫,孩子这些天发热,嘴巴发紫,眼睛无神,发抖,怎么叫他都没反应,快帮我瞧瞧他是怎么了?”
儿童发热期间,部分患儿会出现寒颤或高热惊厥,很多家长因不会区分这两者而惊慌失措 。
接下来,由湖南旺旺医院儿科余志佩主任为大家介绍小孩发热的几种情况及处理办法 。

文章插图
低热:腋温37.5-38.0℃ 。
中热:腋温38.1-39.0℃ 。
高热:腋温39.1-41.0℃ 。
极热:腋温>41.0℃ 。
一、感染引起
常见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感染 。
二、非感染病因引起
相对少见,如中暑、毒物摄入、颅脑损伤等 。
宝宝发热的时候,一般情况良好的可予以多喝温水、清淡易消化饮食、物理降温 。
物理降温:如适当松解衣服、冷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浴颈部腋窝腿窝、温水泡澡等 。
不可“捂汗”,“捂汗”可能导致脱水,加重心肺负担 。
≥2月龄,肛温≥39.0℃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情绪低落的患儿,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
≥6月龄,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为6小时 。
服用退热药后一般会出汗,及时擦干更换衣物,以免着凉 。
若超过24小时体温反复≥38.5℃,或宝宝有不舒适感觉,请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
体温上升期,患儿畏寒怕冷、起鸡皮疙瘩、肌肉不自主收缩,此时患儿意识是清楚的 。
孩子发生寒颤怎么办?
注意监测体温,寒颤时患儿会有畏寒、四肢凉,此时患儿末梢循环不佳,家属可把患儿手脚搓热,发热了及时服用退热药 。尽快送往医院明确病因 。
什么是高热惊厥?
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多发生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上升期,体温38.0℃以上,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
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或局部强直性或阵发痉挛,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斜视、上翻,可有口唇发绀,口吐泡沫,持续时间数秒或数分钟,单纯的高热惊厥一般不超过15分钟 。
单纯的高热惊厥预后良好,不会引起智力、行为、学习障碍 。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健全,6岁后发生单纯高热惊厥少见 。
孩子高热惊厥了怎么办?
如果在家中发生高热惊厥,注意保护,避免意外伤害,防止窒息和咬伤 。
立即将患儿侧卧或仰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防止异物或呕吐物吸入气道引起窒息 。
不要过度用力按压患儿,以免骨折;肛门塞入退热栓 。
立即送往医院儿科急诊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当时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予以止惊、吸氧、退热等对症处理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儿童发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是因为孩子体内受到了病原菌的侵略,免疫防御系统为了保护机体而使得体温升高,是与体内病原菌作斗争的一种积极的保护性反应 。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我们常采用物理退热法和WHO推介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进行退热治疗 。但一些误区需要广大宝爸宝妈注意!

文章插图
孩子发热,父母着急,希望立即用药马上就好 。事实上,药物进入体内后有一个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最终进入血液发挥药效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家长此时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安抚好孩子,并按照退热药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规律用药,间隔6小时重复给药一次,切不可随意增加用药剂量,以免对孩子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 。
- 怀孕期能吃蟹吗?会对宝宝产生什么影响吗?
- 宝宝五个半月时添加辅食,吃了半个月后,突然不爱吃了怎么办?
- 我在拉萨有高原反应怎么办?
- 孕检时发现胎位不正怎么办?
- 哺乳期严重脱发怎么办?
- 新生婴儿打嗝怎么办
- 新生儿早教音乐有哪些?宝宝听了有什么用呢?
- 九个月宝宝辅食可以添加什么调料呢?
- 孕39周3天剖腹产双胞胎女宝宝,奶粉母乳混合喂养,孩子大便老是颗粒状,怎么办?
- 如果晚上睡不着失眠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