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好治吗?如何治?( 二 )


倘若患者血象严重偏低 , 需要输血 , 则患者要考虑积极治疗 , 西医主要是雄性激素 , 环孢素 , 病情持续加重者可考虑ATG或ALG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 也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 则需要结合年龄因素考虑治疗方案的选择 。
儿童和年轻的患者 , 可考虑骨髓移植治疗 , 倘若没有合适的供者 , 或者是因其他因素无法进行骨髓移植 , 可考虑ATG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
ATG有效者可持续维持治疗 , 无效者可考虑二次ATG治疗 , 后者是再次考虑骨髓移植 。
不过 , 无论是ATG治疗还是骨髓移植治疗 , 都是有风险的 , 需要患者慎重选择 , 尽早做好准备 。更多科普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史淑荣工作室】 。
现在很多人错误的把再生障碍性贫血当做白血病 , 虽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害堪比白血病 , 但却和白血病有着本质的区别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是绝症 , 有治愈的希望 。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不是长久之计 , 同时 , 传统的雄激素 , 环孢素 , ATG , 甚至是骨髓移植等 , 也多存在诸多难题与副作用、不良反应等 , 效果有待观察的ATG或骨髓移植治疗 , 也仅仅适用于小部分患者 , 因此 , 对于大部分再障患者 , 比较实际可行的还需依靠中医的治疗方案来治疗 。
从中医角度分析导致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则是“毒、郁、虚” 。毒即骨髓及血液里有邪毒入侵 , 骨髓调控因子功能异常;郁即体内血液循环受到阻碍 , “瘀血不去 , 新血不生” , 就会导致贫血;虚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 可能产生过多的抗血小板抗体 , 这些抗体将导致血小板减少 , 就会导致出血症状 。“中医辨证施治”则是根据这三点病因出发 , 采用“清髓祛毒、五行控血、培元免疫”的三大治疗精髓 , 从根源上对因对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 避免疾病反复发作的可能 。
再障即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 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 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再生障碍性贫血好治吗?如何治?

文章插图
一、支持治疗
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2. 促造血治疗
3.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40岁以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有合适供体的重型再障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
小小西瓜——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好治 ,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避免劳累 , 增加营养 。停止接触及应用能损害骨髓造血功能的一切物品 。止血、控制感染及酌情少量多次输血 。2.药物治疗:①雄激素:十一酸睾酮(安雄)80mg,一天2次注射 , 丙酸酮50~100mg一天 , 深部肌注;司坦唑醇(康力龙)2mg,一天3次 , 口服;达那唑0.2g,一天3次口服 。疗程至少3个月以上 , 有效后维持1~2年 。适用于慢性型 。②免疫抑制药: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 , 主要用于重型再障 。用马ALG10~15mg(kg·d) , 连用5天 , 免疫ATG3~5mg/(kg·d) , 连用5天 , 每日剂量应静脉滴注维持12~16小时 , 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 , 用药过程中合用糖皮激素防治过敏反应 。环孢素A , 适用于急慢性再障 , 剂量为2.5~3mg/kg,一天2次 , 使用时应个体化 , 以稳定血药浓度在100~200μg/L为宜 。③造血生成因子:重型再障者 , 需用粒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_CSF)或粒单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M一CSF) , 以减轻粒细胞缺乏的程度 , 控制感染 。剂量一般为150~300μg , 皮下注射 , 一天1次 , 至粒细胞恢复正常 。④中医中药:肾阳虚型以当归补血汤与河车大造丸加减 。肾阴虚型 , 首以归芍地黄汤加味 , 继以归脾汤 , 后期以补血汤为主 。3.脾摘除术:经上述治疗3~6个月无效的慢性病例 , 骨髓增生程度尚好 , 可以考虑脾切除术 。4.骨髓移植:同种骨髓移植适用于急性40岁以下及未经多次输血的早期患者 。选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