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彭德怀派到敌后的那支游击队取得了多大的战果?( 三 )


应该是组建了两个加强营,深入敌后 。顺利和在敌后坚持的人民军部队会和 。自带电台 。在敌后执行破袭扰敌任务 。极大配合了正面作战 。
经过努力,茹夫一支队与滞留在敌后的由朝鲜人民军第二军团参谋长芦哲率领的2万多幸存部队汇合,帮助其与总部取得了联系 。这支部队后来又成为朝鲜人民军的主力 。
这个说的应该是刚入朝时,彭德怀命令42军125师抽调2个加强营,分别由一名师职干部率领,携带电台,组成两支侦察支队深入敌后展开活动 。他们主要功绩是联络收容了不少被隔断在敌后的人民军失散官兵,并袭扰敌军后方,收集情报,取得了一定战果,后来是在第三次战役和主力会合归建,在敌后活动了约三个月 。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曾经多次派出穿插部队深入敌后,出奇制胜地完成了各种特定任务,对我军取得各次战役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是在国外作战,各方面的支撑条件都不具备,所以志愿军从来没有向敌后派遣过游击队 。
青史如烟
07-29 ·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950年9月15日,美军的仁川登陆,使得朝鲜战场之上的局势,陡然逆转 。
登陆之后的美军借助摩托化部队的机动优势,迅速长驱直入,很快便切断了南面朝鲜人民军主力的供给线 。
而此时,已经鏖战了数月的朝鲜人民军,陷入了一个极其危急的境地:
进,不能攻克釜山防御线,退,后路又被切断 。
疲惫不堪、而又腹背受敌的朝鲜人民军,最终崩溃,而战火也随着北朝鲜军队的节节败退,最终烧到了中朝边境——鸭绿江一线 。
唇亡齿寒的现实威胁,使得中国方面最终下定了抗美援朝的决心 。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便是在当晚,由吉林辑安跨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境内的满浦镇 。
当时他们的任务是到达德川以北的地方集结,做好迎击“联合国军”的准备 。
然而,就在125师抵达德川郡北面不久,师部便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一封电令:
“着四十二军一二五师派出两个加强营,配带电台,组成两个游击队,由两名师干分别率领,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
随后,125师便派出了两支敌后游击队,踏着夜色,继续向南进发......
两支游击队
当时125师派出了麾下第375团的两个营 。
第一支游击支队以第375团第2营为主,配置了一个加强营,由副师长兼参谋长茹夫一任支队长,团政委包楠森任支队政委 。
茹夫一
第二支游击支队则以第375团第1营为主,由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淮湘任支队长兼政委,团长赵立贤担任副支队长 。
王淮湘
随后,两支游击队,都获得了不俗的战绩 。
一路南下,第一个游击支队的传奇
第一个游击支队当时主要在平壤、成川、顺川、阳德一带活动,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担心,刚进入朝鲜,人生地不熟,就在这片陌生的异国他乡打游击,会不会很困难 。
然而,不久,派出去的几名侦查员便带来了好消息,他们找到了几名与队伍失散的朝鲜人民军 。
美军仁川登陆之后,与南面的联合国军发动南北夹击,使得朝鲜人民军主力最终不支,发生溃散 。混乱之际,不少朝鲜人民军部队被打散,而这些建制不完整的小部队,则在部队领导的率领下,开始了艰难的转移和游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