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何颖思
首先明确一点 , 国家设置个税的初衷是什么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个税起征点设置为800元 , 这在当时是个很高的数字 , 当时大部分人的收入在几十元每月 。而现在 , 大城市的月薪过万者众多 , 就是普通大众 , 三四千 , 四五千也能轻松达到 , 而目前的起征点仅为3500 , 不少人都达到了纳税的标准 。显然 , 这与设置个税的初衷是相悖的 , 普通大众不应成为纳税的主力军 。
从国家层面来讲 , 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 , 国家正在提出减税降费 , 升级消费 , 然而当前的高房价 , 高医疗 , 高教育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 , 所以降低个税 , 提高起征点势在必行 , 至于起征点设置为多少 , 个人认为5000的起征点确实有点低 , 至少应提高至8000至10000元 , 甚至更高 , 让利于民 。
“个税起征点上调”草案的消息一出 , 便引发很强烈的关注 , 依照草案拟定的内容 , 个税起征点将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事实上 , 从草案的拟定内容来看 , “个税起征点上调”只是个人税费调整的一方面 , 更能直接体现出个人税费下调趋向的是 , 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 , 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而这些才算是这次“个人税费调整”带来的主要变化 。
只可惜 , 就媒体的报道风向和舆论的讨论方向而言 , 却聚焦在“个税起征点上调”难以自拔 。貌似“个税起征点上调” , “不用交税的群体”好像意外获利一样 。可事实上 , 这种情绪渲染只是“少税逻辑”的放大化 。并没有就事论事的去实证“个人税费”调整的具体变化 。
然而 , 以北京市月薪10000万元为例 , 我们就会发现 , 新的税费计算标准下 , 个税能少缴纳约240元(粗略计算) 。从这一点上 , 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 “税费下调”对低收入者似乎影响真的不大 。因为 , 10000元才相差240元 , 要是月薪五六千元的群体 , 更是毫无分别 。于此 , 对于达不到“个税起征点”的群体而言 , 无异于就是一种“赤贫”的象征 。
所以 , 对于较真“个税起征点”来讲 , 潜意识里就存在一种“赤贫逻辑” 。坦白讲 , “个税起征点上调”对中低收入者是件好事 。但是 , 这并不说明 , 不缴税或少缴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 , “达不到个税起征点”的人群 , 很明显就是在消耗其他(她)人创造的社会财富和公共资源 。而且 , 作为自己的财富获取来讲 , 只有分出去的越多 , 自己才能获得更多 , 这种简单的逻辑 , 或许多数人都明白 , 但却很少有人愿意直面 。
因此 , 对于站在“个税起征点”边缘上的群体而言 , 没有什么值得庆幸的 , 只能说明他(她)们处于被“扶贫”的边界 , 在不用缴纳个税的同时 , 就享受着社会的公共资源 , 而这对于个体的建设来讲 , 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好事 。
- 孕妇橄榄油哪个好?
- 如何写一篇优秀的短篇故事?
- 今年过年想给父母妻儿做一桌年夜饭,请推荐六个菜?
- 摄像头怎么用?
- 如果中超全部清除外援,哪个队最强?
- 梅西个人资料
- 2022年全国哪个省卫视春晚办的最好?
- 中医食疗养生对身体很好,想做好这个行业,可是该怎样普及大家将五谷药食同源融入到生活?
- 十年感悟人生语句
- 想买个小轿车,经济实惠的,代步即可,希望大家推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