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法迎第七次大修,起征点调高到5000元月,你怎么看?( 七 )


而从“个人税费下调”的整体效果上评价 , “中高收入群体”才明显的有“多变少”的趋势 , 具体的可对照“个税起征点上调”草案中的标准去计算 , 相信总能感受到异样的差别 。而这也再一次说明 , 想要获得更多财富 , 真不是靠不缴税或少缴税实现的 , 而是依靠创造更多价值溢出而获得的 。
由此 , 我们也能感受到 , “少税逻辑”实际上会催生“贫穷” 。记得刚工作那会 , 每当在饭局中聊到“工资所得” , 一些人就会强调自己缴税很多 , 言外之意 , 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资 , 被无情的拿走 , 而且还不是小数目 。并且 , 他(她)们还“打趣儿”职场菜鸟:“缴税少 , 不用白干活” 。只是 , 不用“白干活”(不用缴税)就真的是好事吗?
答案当然不是 , 甚至 , 没有人会同意 。因为 , 这不管对于公共财富的聚集 , 还是对于个体财富的积累 , 都属于消极层面的逻辑 。对于个人来讲 , 缴税少 , 当然就说明自己收入较少 , 同时 , 对于社会的贡献就相较少一些 。
而要是在一个社会里 ,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懈怠逻辑 , 这个社会必然是没什么希望的 。作为具体的个人而言 , 可能不缴税或少缴税体现在账面上有些许变化 , 但就全社会的情况来讲 , 越是被富人群体帮扶的对象 , 就越说明他(她)们没有希望 , 只能作为消耗社会财富的群体而存在 。
某种意义上 , 这比那些“努力干活 , 肆意避税”的群体更加危害深重 。后者虽然也是少缴税 , 但是他(她)们起码在努力创造财富 , 而这本身对于滋养社会来讲 , 是有作用的 。某种意义上 , 他(她)们算是消极的“益虫” 。
当然 , 就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 合理的回馈社会才能让自己的步伐走的更快 , 更稳健 。政府优化税率结构 , 这本身属于对社会诉求的回应和具体问题的处理 。对于普通人来讲 , 优化税率结构是件好事 , 但并不等于“少税”是幸运的 , 值得炫耀的 。
不过 ,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 在生活成本日益加重的时代 , 只要是关乎收入变化上的政策 , 都会引发群体性的聚焦 。这是社会发展中的潜在反馈 , 也是人们对于财富焦虑的本身对抗 。是的 , 生活资料在持续涨价 , 如若在工资不涨的情况下 , 多数人只能靠不缴税或少缴税来对抗上涨的力量 , 而这对于生活本身来讲 , 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 , 对于实际效果而言并不是很大 。
所以 , 就“个税起征点上调”而言 , 要记住 , 达不到“起征点”就代表落后 , 甚至在不远的将来 , 它代表贫穷的底线 。因为 , 当一个人在共处的社会中生活时 , 所享受的公共资源都是靠别人的财富溢出提供的 , 就代表这个人是“穷人” , 因为他(她)是靠“救济”在生活 。
因此 , 我们一定要过“个税起征点”的线 , 做一个不消耗社会的人;努力跑赢价格上涨 , 做一个不怕通货膨胀的人 , 而这才是一个富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