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印度的新年从每年10月31日开始,第四天才叫元旦 。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 。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 。他们会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 。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 。年轻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

文章插图
元旦,顾名思义,即为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是开头第一的意思,旦这个象形字意味着太阳从地平在线升起来,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 。元旦,是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时之元,元即首 。现在的元旦固定在公历的一月一日,属于公历新年,每年的元旦一到来就会放假3天 。
古代元旦是我们现在的春节
新年在古时最初被称为岁首,都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最著名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即是宋代王安石写的《元日》诗 。“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晋书》对元旦作了最初的记载,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 。
夏商周三代时间不尽相同:夏代岁首在建寅之月,即夏历一月(与今相同);商代岁首在建丑之月,即夏历十二月;周代岁首在建子之月,即夏历十一月 。
一般平民百姓庆祝元旦主要表现是放鞭炮、杀三牲、拜祭祖辈等等 。写对联、书写福字、舞龙灯的民间活动也逐渐成为元旦的主要庆祝活动之一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晋代诗人辛兰在诗歌《元正》里记录了当时元旦的情景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南朝梁人兰子云在也其《介雅》一诗里对元旦作了大概的记录 。
至汉武帝时,颁发《太阳历》,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从此历代沿用,直至1911年为止 。
一、古代的元旦节,其实就是现在的春节【古代元旦节都有哪些活动?】“元旦”这一称呼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产物,古代的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 。
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还规定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
公历的每年1月1日,当代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由于公历(阳历)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而我国古代不使用公历,而是使用农历 。因此很多中国人认为,作为公历新年(阳历年)的元旦也是外来的称呼 。
在古汉语当中,“元”有始源、开端的意思,“旦”则指一日之始或指某一日 。故而,“元旦”从字面意思上来讲,指的是初始之日,即每年的第一天,后来便特指正月初一 。而当代中国的正月初一就是春节,说到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古代的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 。
古代的元旦相当于现代的春节,因此,其重视程度和庆祝方式的丰富多彩也就可想而知 。
1、扫尘
新年前夕“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亦称扫屋)的习俗,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
2.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 。
- 如何利用清明节对孩子进行感恩和亲情教育?
- 七夕情人节祝福语朋友圈
- 绿色膳食 为您配制秋季排毒餐
- 15个绝招让你聚餐不发胖
- 节食新武器——易饱腹食物
- 七夕节和女生怎么过
- 减肥也需要注意细节
- 节食减肥危害大 正确节食才会健康
- 2022年春节后3月哪天动土最吉利 2022年3月适合动土黄道吉日
- 你听说过在七夕节“乞巧”的传说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