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反对沙俄侵蒙战争的经验教训( 三 )

尽避沙俄的侵略野心很大 , 但也有不少困难 。 俄国外交大臣沙佐诺夫曾直言不讳地供认:“今亟欲并吞蒙古 , 其势有所不能”① 。 因此 , 如果中国政府能在外交上军事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 是可以挫败沙俄帝国主义对蒙古的侵略扩张活动的 。 无奈 , 当时的北京政府完全承袭了清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 在沙俄的威胁面前 , 不惜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 , 步步退让妥协 , 结果反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 , 使沙俄策动的“独立”和暴乱接连得逞 , 未费多大气力即占领了外蒙及内蒙的广大地区 。

政治上退让妥协 , 军事上必然消极防御 。 当新疆大量出兵阿尔泰 , 准备收复科布多之际 , 北京政府竟电令部队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 , 从而失去了攻歼敌人和收复失地的时机 。 当沙俄参与并指挥外蒙叛军大举进犯内蒙时 , 我国在内蒙前线的兵力 , 就其数量与质量来说 , 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 但是 , 由于分兵把口 , 消极防堵 , 结果很快丢失了大片土地 。 后来 ,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 , 北京政府调动军队进行反击 。 结果 , 非但没有引起中俄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 而且仅经半年多的时间 , 即打退了叛军的进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