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万乌克兰人返乡,有人冒着风险装修新家,有人抓紧结婚( 五 )


那段时间 , 利沃夫成了500多万乌克兰人逃往欧洲的中转站 。 常住人口仅有72万人的这座城市 , 仅登记在册的新增暂居人口超过20万 , 城里能住的空房也被一抢而空 。
在利沃夫的朋友家借住10天后 , 卡特里娜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住处 。 3月下旬是局势最灰暗的时候:彼时包围基辅州的激战仍在继续 , 西方支援的武器还没运抵 , 远方传来一个又一个城镇被俄军占领的消息 。
尽管利沃夫相对安全 , 但仍属乌克兰境内 , 每天会响起数次空袭警报 。 担惊受怕的精神压力和愤怒挤压在一起 , 让卡特里娜没法集中注意力工作 , 她决定前往波兰最南端的克拉科夫 。

波兰克拉科夫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离开基辅时 , 卡特里娜还穿着冬衣 , 抵达波兰时天气已开始回暖 。 离开时她没有带多余的鞋 , 行李里也仅有几件换洗衣物 。 她认为自己要不了一两周就能回家 , 因而打消了购物的念头 。 “当时我不想添加行李 , 而且基辅家里什么都有 , 为什么要买新的?”
在波兰的每一天 , 卡特里娜都带着这种焦虑的情绪生活 , 她一边工作 , 一边谋划着回国 。 但等待却没有尽头:好几个周末过去了 , 她还是没能走成 。
当卡特里娜决定动身之际 , 周围的人都劝她三思——那时基辅的局势远谈不上稳定 。 就在她抵达前夜 , 基辅西边大学城一座25层高的公寓楼遭到炮击 。 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要回家 。
从克拉科夫前往基辅 , 直线车程约11个小时 , 当卡特里娜乘坐的巴士驶入乌克兰境内 , 每隔一会儿就有乘客下车 , 导致整体时间远比她想象的要长 。
回家后 , 她发现周围的人“一拨又一拨”回来了:两个多月的流离失所让很多人耗尽了积蓄 , 她自己也不例外——在克拉科夫 , 因为大批乌克兰难民的拥入 , 当地房租翻了两倍多 。 她一边要支付当地昂贵的租金 , 一边还交着基辅的房租 , 自己的收入已难以为继 。
和那些漂泊无定的同胞相比 , 在基辅某大学中文系读研的乌克兰女孩安宁要幸运不少 。 今年2月底 , 安宁和家人从基辅几经辗转来到捷克 。 在布拉格换了两个住处后 , 她得知有位法国老人愿意接收乌克兰人 , 一家人便从捷克前往法国图卢兹——这位独居老人曾游历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 , 家里有两个空房可以住人 。

去法国避难前 , 安宁在布拉格停留了一段时间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安宁说 , 那位法国老人特别善良 , 即使语言不通 , 也会帮她家人搞定各种生活琐事 , “他说 , 我们想在他家住多久就住多久” 。 相比之下 , 随着战争持续 , 她听说一些在法国避难的乌克兰人被房东暗示“赶紧走” , 也有当地人抱怨“廉价的乌克兰工人”抢了自己的工作 。
即便如此 , 安宁依然不习惯图卢兹的生活:她不会说法语 , 因此无法和当地人沟通;办事流程繁琐 , 看病等待太久 , 饮食也不习惯 。
6月下旬 , 安宁决定一个人提前回国 。 她从图卢兹飞到波兰的克拉科夫 , 随后乘坐大巴穿过波乌边境 。 在大巴上 , 安宁发现自己不是唯一不适应西欧生活的人 。 邻座的乌克兰女士此前在德国避难 , 她向安宁抱怨在德国生活的种种不便:因为不了解当地法律 , 她把10岁的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 导致孩子被照护机构带走;她既不会德语 , 英语也不好 , 找工作、给孩子找学校都不是易事 , 无奈只好回家 。
安宁遇到的那位女士并非个例 。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 , 截至今年8月9日 , 超过632万乌克兰人在欧洲登记为难民 。 该机构7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 , 90%的乌克兰难民是妇女和儿童 , 其中40%在现金流、就业或住宿上有困难——青壮年男性由于征兵规定不得离开乌克兰 , 带孩子的母亲们不得不独自承担整个家庭的责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