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文章图片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文章图片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文章图片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文章图片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文章图片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文章图片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文章图片


装修,7处“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实用干货!


家是生活的空间 , 在装修的时候加入适合自己家的“人性化”细节设计 , 能够更好的提升家中的舒适感 , 生活的便利性 , 对于装修的时候 , 有哪些“人性化”的细节我有以下建议及观点:
1.入户区设置感应灯
在入户区设置感应灯 , 晚间入户后便可即刻拥有光亮 , 不必再在黑暗中找寻开关 , 能够在“第一时间”看清楚区域状况 , 方便进行如放置手中物品 , 换鞋子等一系列的入户操作 , 也可较有效避免被地面物品“误伤” , 会让年龄较高长辈和独居女士更有“安全感” , 更人性化;
顶面、墙面、鞋柜等功能柜体常是感应灯的“设置区” , 结合入户区功能柜体存在情况、家庭成员喜好等选择 。

2.让鞋柜带有换鞋凳
若在靠近入户门的位置设置鞋柜 , 我认为让其带有换鞋凳会使之更人性化 , 出、入户替换鞋子不用再以蹲着、弯腰等较不舒适的姿势进行 , 能够较有效提升舒适感 , 尤其对于家中年龄较高的长辈 , 常穿高跟鞋的女主人 , 年龄较小的孩子等的家庭成员会更“好用” , 而且换鞋凳占用的是鞋柜的设置面积 , 不必“另外”使用区域面积 , 若所在区域面积较小 ,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面积压力 , 但换鞋凳的存在会减小鞋柜的衣物“收纳区”面积 , 结合家庭功能需求考虑在内;
我认为设置在鞋柜上的换鞋凳较适合尺寸一般高度在450mm~600mm左右(如示意图一);宽度在500mm~1000mm左右;深度可大于或等于鞋柜深度 , 只是小于300mm左右使用的舒适感会较低 , 结合鞋柜深度、所在功能区面积等确定 。

3.换鞋凳设置收纳区
或是购买成品换鞋凳时 , 选择下方带有收纳区的款式;或是定制鞋柜带有换鞋凳时 , “借用”换鞋凳的高度 , 将其下方设置成或“敞口式” , 或“矮柜式” , 或“抽屉式” , 抑或抽屉+敞口区的“混合式”等形式的收纳区……“一物两用” , 既不耽误换鞋凳的“职责” , 还能用于鞋子或小件物品的放置 , 整理空间 , 降低所在功能区或鞋柜的面积压力 , 但虽“敞口式”收纳区拿、放物品方便 , 却基本不具备防尘能力 , 所以更适合物品的短暂放置 , 考虑在内;




若收纳区用于鞋子的放置 , 因如示意图二所示鞋子高度尺寸 , 所以内部相邻两层隔板的间距可选择120mm~200mm左右较合适的“常规”尺寸 , 也可结合家中鞋子的具体高度进行私人化设定 , 如示意图三所示将置物格设置为不同高度 , 对高度相近的鞋子做“分类”收纳 , 能够更充分的利用空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