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全民减肥,是一种社会绝症
熟人长久没见,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很好预测:
「你瘦了!」
「没有没有.......真的吗?」
「真的瘦了 。」
【肥胖|全民减肥,是一种社会绝症】然后才能心满意足地展开其他对话 。
我们连日常对话都如此执着于「瘦」和「胖」,甚至一切以此为出发点 。
因为「瘦」是闪亮的人生,是仅存不多的正义,是「瘦成一道闪电闪瞎你」的亮相,是通往极致的爱、美和成功的钥匙 。
没有人喜欢被说「胖」 。
毕竟,「胖」可能是一个失去控制的混乱不堪的人生,是悲惨的感情生活,是一个选择 。
有人说「你胖了」,无疑是一种社交上的挑衅与蔑视,背后是深深地自我怀疑「控制不了体重,还控制什么人生 。」
很多人把「要么瘦,要么死」当作屏保,以激励自己吃得少一点,再少一点,瘦一点,再瘦一点,胖是一个极端的罪名,以至于不该活着 。
当一个天平只有两端,一端是「瘦」,一端是「死」,那么「胖」这个字所引申出来的,是在体重之外的千千万万个人格上的判断:懒、好吃、油腻、笨拙、该死 。
肥胖是一个问题,而「瘦」是一个答案 。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 年)》的最新数据,目前我国的成人中已经有超过 1/2 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 16.4% 。
按照绝对的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经有 6 亿人超重和肥胖 。
这 6 亿人,在职场、校园、家庭中,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胖子都不自律吗
一个约定俗成的结论是,肥胖人士是完全可以通过自愿决定少吃、多运动来逆转肥胖的,社交网络上充斥着某人减重之前和现在的对比照片,常常到了惊呼「这是同一个人吗」的程度 。
很多时候,「胖」和「瘦」简直是「史前和史后」「粗野和文明」的绝对分界线 。
Ta「瘦」了,Ta 就变回了一个正常人,就重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
而这种成功也会被归功于这个人的毅力,由此推演到所有人都要拥有的自我管理的毅力 。
肥肉本身就被视为一种丑陋,所以减肥就如同变脸 。
但没人知道,肥胖可能并不是一个选择 。
所谓真正「逆袭」肥胖的人,又面临着成倍的复胖的几率,和因此带来的饮食障碍:厌食症、暴食症、贪食症,不胜枚举,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大量临床证据表明,自愿尝试少吃和多锻炼在大多数重度肥胖者身上影响有限 。
有一项研究发现,体重减轻 10% 就会引起能量消耗的补偿性变化,以及促成食欲信号的改变,当你瘦了一点的时候,饥饿感增加了,而饱腹感减少了 。
可怕的是,研究也发现这种改变可能在减肥后长期持续存在,甚至在体重恢复后也能持续,拼命变瘦了一点,结果却是身体在补偿性地变胖 。
而很多「肥胖人士」做错的事情,可能是被分配到了一个所谓的「错误的」「肥胖的」基因 。
一项丹麦的收养研究中发现,被收养者的体重指数与其亲生父母的体重指数高度相关,而与养父母的体重指数没有相关性 。被收养者的体重指数也与他们的兄弟姐妹高度相关,并显示出隐性传播的证据 。一项双胞胎研究进一步扩展了这些发现,该研究揭示了 20 岁和 45 岁的遗传率都非常高 。
自律并不能篡改基因,当然还有其他的难以用意志控制的要素,目前研究证实的有:内分泌、肠道菌群、睡眠剥夺和昼夜节律紊乱、心理压力、药物影响等等等等 。
这远远不是一句卡路里消耗大于卡路里摄入,多运动少吃就能解释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