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全民减肥,是一种社会绝症( 三 )
一项研究甚至发现,对肥胖的歧视,是 21 世纪仅剩不多的还没有被改善的歧视 。对性取向、种族、肤色的无意识歧视都在改变,而对肥胖的无意识歧视,甚至还在上升 。
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胖有害健康,被指出来、骂出来,是在刺激减肥,是为 TA 好 。
胖确实有健康隐患,但这不是歧视的理由 。
以瘦为宗教,我们还失去了什么
有很多女孩,此时此刻还在细细对比着每一个食物成分表里的「热量」「脂肪」,谨循着「好女不过百」的标准,在热量、进食和体重中博弈,有时是拼死的博弈:
《柳叶刀》 2016 年的调查显示,欧盟大概有 2000 万进食障碍患者,每 6~7 个年轻女性中就有一人患有进食障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数据是,近五年前往就诊的人数翻了 3 倍以上 。
食物在她们的生命中失序了,丧失了色香味的原始魅力,失却了果腹的功能,成为了自我、欲望与恐惧的唯一投射 。
当我们谈论肥胖,在社会交往的意义上,早已不再是谈论肥胖本身 。
而是是否「更」瘦,是否达到了模特的身材,是非常精确的、恐吓性的测量 。
一些体重 App 会给你的体重打分,常常会告诉你:你超过了 xx% 的同龄人,拥有了「普通人」的健康身型 。这并非夸赞,紧跟着的是:
「但」,「但可以再减些脂肪」,「以拥有更好的身材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App 截屏我们真的好害怕变胖,我们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减肥,我们对「肥肉」和「脂肪」极其懊恼,我们想要把自己套进无数个 X 的 S 衣服中,为了「完美」身材,为了精确的 A4 的腰 。
所谓单向度的审美是:只有一种美是正义,即只有「瘦」是美的,这会把普通人推入「更瘦」的人生比赛中,肥胖人士则被直接推入深渊之中 。
我们拥有了无数个尺码对照表,把体重相当健康的自己自贬自损为「微胖屌丝」,照着对照表的「完美女神」狂热减肥 。
文章图片
对「胖女孩」的轻辱,随着用词进一步升级 。
有男学生在学校里拍摄女生搭讪的视频,他对着背后坐着的两个「正常体型」的女生描述道:「前面,在我的前方,坐着两个坦克 。」
这个画面连接的另一方,是大量观看的网民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沸点对肥胖人士的普遍性的污名化,造成了对肥胖人士不可磨灭的伤害,也让普通体型的人的审美空间越缩越窄 。要赢,只能越来越瘦,一次比一次更瘦,「瘦」的尽头又在哪里呢?
对「胖」的恶意,最终伤害的是所有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