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日本车可以吸能保护人,有人说日本车不结实。到底是哪个有道理?( 二 )


德国大众高尔夫
日系雷克萨斯、丰田
美系福特福克斯
所以 , 骚年 , 你还太年轻啊??????
还记得当时有人做过实验 , 将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进行对撞实验吗?
实验结果似乎有些惊人 , 安全性的指标主要有三项 , 驾驶室侵入量、车门能否打开、安全气囊弹出情况 。下面请欣赏一组高清大图:
实验结果 , 日产轩逸完胜!!!
惊不惊喜 , 意不意外?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日系车比德系车安全 。只能说明这两款车的在这种情况下的安全情况 。日系有安全的车、德系也有不安全的车 。
影响车辆的碰撞表现也更车辆的碰撞位置有关 , 一般来说用车头撞击更安全一些 。例如 , 著名的飞度追尾宝马5系 , 宝马5系三厢变两厢 , 四人全部遇难 。飞度司机由于酒驾没系安全带同样也命丧黄泉 。
1、看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配置 , 如安全气囊数量、车身高强度钢占比 。主动安全配置如:主动刹车、并线辅助、盲区监测、以及良好的加速性能、更短的刹车距离、更稳定的操控等都是影响安全的因素 。
2、一般来说大车比小车安全 , 车头越长的车越安全 。
3、综上所述 , 一般贵的车比便宜的车安全 。
4、在碰撞安全网站上查找其得分情况 , 得分越高越安全 。如中国的C-NCAP、美国的IIHS等网站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 动能是速度的平方 , 所以当速度为超过一定量时 , 神仙也无能无力 。所以 , 文明驾驶 , 请勿超速 。

有人说日本车可以吸能保护人,有人说日本车不结实。到底是哪个有道理?

文章插图
有人认为日系车的吸能就是一个幌子 , 目的是为了给偷工减料找一个理由 , 但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日系车的吸能 , 的确是为了车内人员的安全来考虑 , 那么到底那个才是正确的呢 。
在发现车辆“硬碰硬”并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后 , 就开始设计出了具有一定吸能结构的车身 。撞击时可以通过车身的形变来吸收车辆的一些撞击力 , 从而让驾驶员受到更小的冲击 , 不至于因二次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 有点跟一些设施上的橡胶防撞设施一样的道理 。但这个车辆的吸能也只能在一定的撞击力以内 , 如果车辆都撞成饼了在吸能又有什么用呢?
同时车辆的车皮厚薄 , 对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安全性影响力极其的微小 , 关键是车身结构安全性能 , 好比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的A柱和驾驶舱的形变可以减少撞击力 , 但同时又保障驾驶人员不受挤压 , 保证人身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车辆的车身结构要拥有合理吸能性并且保障车辆的高强度的特点 , 这样才能更加齐全的确保车辆在各种事故中都可以对车内人员起到保护一定的作用 。
CMC车友会 , 悦之心、悦之行 , 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 , 活出精彩 , 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这句话看起来矛盾 , 其实不矛盾 。首先车身不是越强越好 , 不管是大众通用还是丰田本田 , 设计车身的时候都是该硬的地方硬 , 该软的软 , 这样才最安全 。动量守恒定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 如果没有车身吸能 , 碰撞的时候能量哪里去?只会给车内车外人员带来更大的损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