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刺客列传作者:司马迁
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犹复以为将 。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
其後百六十有七年而吴有专诸之事 。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 。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於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雠也,非能为吴 。”吴王乃止 。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 。”乃进专诸於公子光 。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 。诸樊弟三人:次曰馀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 。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 。诸樊既死,传馀祭 。馀祭死,传夷眛 。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 。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適嗣,当立 。”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九年而楚平王死 。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於晋,以观诸侯之变 。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 。於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专诸曰:“王僚可杀也 。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後 。方今吴外困於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
其後七十馀年而晋有豫让之事 。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後,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醳去之 。
- 淘宝退款管理历史记录在哪?如何查看?
- 刺客伍六七的刺客伍六七喜欢谁
- 刺客伍六七有没有大电影
- 赢虞怎么死的
- 佛诞日念什么经 历史记载
- 刺客信条奥德赛选男还是女
- 刺客信条配置
- 秦朝成娇结局
- 刺客信条奥德赛佛基斯为什么进不去
-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