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用了酵母粉发的面不软,问题出在哪里?

面食的种类十分多样,也广受欢迎,其中有很多面食的制作都离不开发酵,只有经过了适当的发酵之后,面食才能获得柔软、蓬松的口感。
不过发面这件事情说来简单,可其中有很多变数,很容易出现一些跟我们预期不一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这次就来解答一下这个“酵母粉发面不软”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注意事项。
为什么用了酵母粉发的面不软,问题出在哪里?
一般情况下我们发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面团变得蓬松柔软,这样一来蒸制出来的面食才会是蓬松揉软的,相信少有人喜欢吃干硬难嚼的馒头或者其他面食吧。所以这个发面不软的情况肯定是有问题的,会产生这个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用酵母粉发面的发酵过程失败了。
但是会导致发酵失败的原因非常多,毕竟酵母是多变、敏感又比较脆弱的微生物。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酵母粉、发酵原理,由此就能从根源上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酵失败,从而知道如何避免这些失败。
为什么我用了酵母粉发的面不软,问题出在哪里?
文章插图

酵母是什么?发酵让面团变软的原理是怎样的?
发酵是人们最早利用微生物来转化、制作美食的手段,通过发酵来制作面食口感柔然、风味独特,很大程度丰富了人类的餐桌,比如我们常吃的馒头、包子、花卷,以及国外的各种面包等等,都是因为通过发酵才得以实现。
但发酵的效果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所需的“动力”就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大类单细胞真菌,被誉为是“取之不尽的营养源”,酵母菌本身就是十分优质的营养来源,同等质量之下它们的营养价值比猪肉还高2.5倍左右。
【酵母菌发酵的原理】:
面团在成功发酵之后之所以会变得柔软,主要与酵母菌的增殖活动息息相关。发酵的过程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转化,简单点理解就是酵母菌通过消耗、转化面粉中的糖(碳水化合物)来完成自我的增殖,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就会被面团中的面筋等物质包裹起来,所以在发酵好的面团内部会有密集的“小气泡“存在,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气球一样聚集在一起,如此一来面团就整体变大,变得蓬松且柔软,这个过程就被我们称之为“发酵”。
所以面团没有变得柔软,那就说明是发酵失败了,是面团里面并没有二氧化碳产生,或者是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产生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为什么我用了酵母粉发的面不软,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用了酵母粉发的面不软,问题出在哪里?
文章插图

哪些原因会导致发酵失败(面团不软)?
通过上述内容已经可以明确了,发面不软的原因就是酵母菌发酵失败,那么我们下面可以分门别类的总结一下,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酵母菌被抑制、被灭杀,如此一来也就能尽量在以后的发面过程中避免这个问题再次出现了。由于老面、老酵头的发酵用于是其中的酵母菌完成的,所以这些内容基本适用于平时大多数的发面食品的制作。
⑴【酵母放少了】:一般情况下酵母的用量大约是面粉量的1%到1.5%左右,低于0.5%的话,发酵速度就相对比较缓慢了,但不至于完全失败,只是需要的时间会变得更长。所以这个因素不是很常见,毕竟现在的酵母算是比较便宜的商品,所以不至于出现使用量太少的情况。
⑵【温度不适合】:酵母菌对于温度十分敏感,最适宜它们增殖、发酵的温度大约是25到35度。一旦温度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区间,酵母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发酵效果减慢。而一旦温度低于4度或者高于55度,那么酵母菌就会开始被灭活,从而导致发酵彻底失败。一般情况下人们都知道发酵温度不能太低,所以低温抑制的情况不容易出现,反倒是有些时候人们会用温水来“激活”酵母,但如果这个温水的温度太高了的话,酵母菌就会被杀死,从而导致发酵失败,让面团没有蓬松柔软的感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