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平水韵的诗 如何用平水韵写近体诗?( 五 )


一下问了这么多问题 , 反复看了几遍 , 才稍微记住一些 , 以下就作以简单的整合回答题主的问题 。
写律诗当然要用平水韵了 , 而且整首诗都是用平水韵 , 就是说平仄用的都是古字音调 , 押韵当然要压同一韵部的字 , 如果你是用中华新韵 , 一定要注明 , 不然对于懂律诗的人一般都按照平水韵去判 。写好一首律诗岂是一件容易的事 , 律诗就是就像是戴上脚镣的舞者 , 如果带上这脚镣 , 把这舞蹈动作跳出优雅完美的动作来 , 可想而知是高超的技艺 , 脚镣已是多余了 。
律诗在唐代初中期未完善之际 , 会出现许多出律的诗 , 特别是唐诗三百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 到了宋代律诗规则完善 , 诗人写格律诗几乎很少有不按照格律来写诗的 , 如果为求诗意 , 极个别处还是可以不按照平仄来写 , 切记大忌不可犯 , 小忌尽量不犯 , 这只是极个别处 , 犯了大忌对于懂律诗的人来说那简直最大的败笔 。如故一首律诗写下来 , 每句都有毛病或很多处 , 那就不能叫律诗 , 所以一首律诗极个别一句有出律现象还是可以的 , 这种度还需个人进行了解掌握 , 笔者一般一首律诗写下来最多能容忍两字出律 , 再多已是无法直视 。写诗肯定想给懂的人看 , 酒逢知己饮 , 诗向会人吟 , 伯牙为何绝弦 , 不就是无人懂吗?话又说回来 , 能按照格律来写 , 最好是按照格律 , 毕竟律诗发展已经稳定下来了 , 如果大家都不按照规则那还要格律有何用岂不乱套了 ,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 , 诗有诗的规则 , 违反规则即便写的再好 , 也无人欣赏 , 有也是不懂门的人 。
读者有懂律诗的有不懂律诗 , 先说不懂律诗的读者看到辞藻华丽又优美的律诗 , 却不知到底好不好 , 好在哪里 , 完全不按照格律来写都一个劲的说好 , 这种吆五喝六的听听看看也就罢了 。再简单的谈及律诗用韵 , 写诗用韵的时候可以选择比较宽的韵去选 , 韵有窄韵宽韵 , 顾名思义 , 韵部字多的是宽韵 , 字少则窄韵 , 古人写诗也是很少用窄韵 , 写之前一定要选好韵部 , 不然就真的出现想用的韵字不在一个韵部里面 , 自然要重新修改 , 要么真的就废了 。不管写什么诗(新诗除外 , 新诗外国引进的) , 必须押韵 , 律诗四句八句分别是二、四、六、八必须要押韵 , 如果是排律 , 那就这种规则继续押韵下去 , 但是排律难度更大 , 除首尾句不对仗 , 其余句必须对仗 。以上在这保证的前提上 , 绝句或七律诗全句皆可以押韵 , 也可以五六七句押韵 , 可以用邻韵 , 相邻的韵 , 比如压的是一东韵部 , 你可以用邻韵二冬来压韵 , 这样用韵有前提情况下方可使用 。一首诗如果不押韵 , 如果不押韵那就不能称作诗了 , 写个打油诗还要求押韵 , 更何况严格的律诗 。
在稍微说下律诗对仗 , 就因为唐代格律诗没有稳定下来 , 所以对仗也就比较五花八门 , 有一二句对仗的 , 有三四句对仗的的 , 有的只有七八句对仗 , 但是八句的诗多数还是中间四句对仗 , 这只是局限在唐代 , 以后都是中间四句对仗 , 就是颔联颈联对仗 , 这格式是死的 , 在这基础上其它句可随意对仗或不对仗 。排律诗上面已提及了 , 就是首尾可不对丈 , 中间所有句必须对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