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访者:“逃避式考研”的人是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65.9%的受访者坦言考研是为更好找工作 六成受访者认为“逃避式考研”的人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近年来 , 考研的人在不断增多 。 其中 , 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延缓就业而考研 , 这种行为被称为“逃避式考研” 。 近日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 , 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考研的调查 , 71.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决定考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逃避”倾向 。 不过 , 仅三成受访者认为“逃避式考研”能达到逃避的目的 。 65.9%受访者坦言自己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更好地找工作 。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 , 44.6%的人考过研 , 27.8%的人打算考 , 27.6%的人没有考过 , 也不打算考;在校生占24.0% , 已经工作的占74.2% 。
61.6%受访者认为“逃避式考研”的人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柳文(化名)本科学的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 , 目前在西北政法大学读法学研究生 。 回忆起自己的考研之路 , 柳文说 , 她考研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本科的专业 , 想借考研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学 。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毕业了可以做什么 , 感觉很迷茫” 。
杨方(化名)去年考取了广西大学的研究生 , 谈到当初选择考研的原因 , 她说 , 现在工作竞争的压力大 , 考研可以让自己有名牌高校毕业生的身份 , 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 而且进一步学习也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
调查显示 , 受访者考研的原因多种多样 , 包括:“提升学历 , 更好地找工作”(65.9%) , “出于学术兴趣 , 为了深入地做研究”(34.5%) , “留恋校园”(23.9%)等 。
不过 , 在被问到决定考研是否存在逃避现实问题的因素时 , 22.0%的受访者坦言“是” , 49.4%的受访者表示“一定程度上是” , 也即71.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决定考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逃避”倾向 。
“很难说这是一个好的或者坏的选择 , 确实有一部分同学的考研是盲目的 , 缺少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分析 , 第一 , 目前许多岗位 , 研究生学历的人确实比本科生学历的人更具有优势 , 比如国家公务员等 , 因此许多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让自己的就业更加理想;第二 , 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现自己的专业不够理想 , 希望通过考研换个专业、实现人生的再次转折;第三 , 现在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 , 家长一般也都是支持孩子来提升自己的 。
钱楠(化名)是2019年的毕业生 , 现在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 钱楠大四时也尝试过考研 , 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 “那段时间我有点浑浑噩噩的 , 感觉我学的土木工程这个专业 , 本科毕业没什么就业市场 , 想考个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 但是备考阶段比较迷茫 , 更多是看着身边人在考研自己也就报考了” 。
来自山东的王尔(化名)毕业两年了 , 现在正准备考研 。 在经历了职场后 , 她觉得 , 一些人“逃避式考研”主要是在逃避踏入社会后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 “就业后不仅需要面对具体的工作压力 , 还要处理公司里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 这样的情况下 , 很多人会留恋学校里面相对单纯的环境” 。
对于“逃避式考研”的现象 , 61.6%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种被动选择 , 说明考研者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48.4%的受访者觉得完全因为逃避问题去考研其实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 37.5%的受访者觉得这样缺少对学术的兴趣 , 会影响读研的收获 。
“我觉得这个现象在本科毕业生中比较普遍 。 找工作竞争压力大 , 很多人稀里糊涂读到大四发现自己跟社会无法很快接轨 , 会觉得迷茫 。 ”柳文认为 , “逃避式考研”其实是一个常见现象 , 但是完全以逃避现实为目的去考研往往很难成功 , “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中途很容易放弃 。 即使考上之后 , 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是否适合自己也是个未知数 , 研究生毕业之后何去何从等问题也迟早得面对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