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访者:“逃避式考研”的人是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二 )
仅三成受访者觉得“逃避式考研”可以达到逃避的目的
为什么会出现“逃避式考研”的现象?调查中 , 59.1%的受访者归因于就业压力大 , 要减轻就业焦虑;55.6%的受访者觉得高学历已成为社会趋势 , 不考不行;44.4%的受访者认为这样可以晚些进入社会 。
钱楠觉得 , 有的人之所以在考研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学术理想和动力 , 主要是因为缺乏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规划 , 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 考研就变成了一种逃避的途径 。
柳文觉得 , “逃避式考研”的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 一方面 , 有的人通过本科的学习 , 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适应社会和职场 。 另一方面 ,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 , 一些职业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 。 “20岁出头的年轻人 , 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 , 心智上没有那么成熟 , 看到身边的人纷纷考研 , 提升学历 , 也就容易随大流” 。
杨方认为 , “逃避式考研”很难达到逃避的目的 , “毕竟考研也是一个持久战 , 这个过程很枯燥 , 没有坚定的信心难以坚持” 。
调查中 , 仅30.2%的受访者觉得“逃避式考研”能帮助考研者成功逃避问题 , 40.6%的受访者觉得不能 , 29.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
“短暂的逃避是可以的 , 而且有些人虽然出于逃避问题的心理去考研 , 最终也在考研和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 但是 , 有一些自己之前逃避的问题 , 最终还是会摆在眼前 , 该承担的责任还是得承担 。 ” 柳文说 。
“考研的原因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 , 这里面有逃避的心态也算正常 。 关键是要对考研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 ”柳文觉得 , 应该让大学生明白考研到底是在考什么 , 研究生意味着什么 , 去工作的话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 “越早明白这些道理就越容易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
杨方认为 , 无论考不考研 , 都要在大学学好专业知识 , 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 , 具备较高的就业能力 , 让自己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
减少“逃避式考研”现象 , 调查中 , 63.3%的受访者建议完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政策 , 让学生能学有所用 , 57.8%的受访者建议就业市场在人才选择上做到文凭与能力并重 , 减少就业中的学历歧视 , 48.3%的受访者建议改变大学生逃避的心态 , 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 。
李立国认为 , 一方面 , 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 另一方面 , 学生自身也要做好职业规划 , 思考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 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 “如果确定要考研 , 就要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 , 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采访人员 孙山 实习生 徐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