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高层住宅会变成贫民的“养老院”?学者直指三大“破绽”( 二 )
长此以往 , 人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变得疏远 , 在方寸之间的楼道里 , 各家各户几乎没有交往的空间 , 出门都懒得打招呼 , 邻居尚且如此 , 更不用说小区、社区里的居民了 。
第二 , 拆迁改造难 。
假如你住的是公摊较小的家属院 , 或者城乡结合部的铁皮房 , 举个例子 , 虽然拆迁面积只有两万平米 , 重建以后 , 可能达到10万平米 , 补偿和安置的标准很高 。
假如你住的是高层 , 一栋楼的容积率已经很高 , 楼上甚至住了上百户 , 未来10年 , 房子老化、电梯老化、设备老化 , 维修成本高 , 拆迁成本高 , 没有开发商会做赔本的买卖 。
第三 , 降低生育率 。
专家认为 , 人们越是居住在乡村和小镇上的低矮宅院中 , 出生率越高 , 在高楼中工作和居住 , 在地铁和公交上串行 , 对生育形成不利因素 。 他举例称 , 日本的乡村和小镇 , 出生率可达到1.5甚至更高 , 而在特大城市 , 出生率只有0.6到1之间 。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 虽然高层住宅并不是降低生育率的直接原因 , 但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
正是因为人口大量集聚 , 才产生了财富效应 , 才有了更多的工作和岗位 , 高层住宅也随之大量出现 , 大量的就业机会 , 必然意味着生活和工作的竞争异常激烈 , 晚婚、恐婚、恐育的情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事实上 , 这三大破绽 , 恰恰是未来十年楼市要解决的问题 。
高层房产虽然有诸多不便 , 但正是有了一栋栋直入云霄的高楼 , 才让更多的外来人口在城市中扎根 , 让千百万人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 。
随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 , 加上“旧城改造”的推进 , 更多的人会选择平房、多层等居住形式 , 楼市未来的结构必然会更加多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